广受欢迎的视频应用程序TikTok表示,每年将在保护欧洲用户的措施上花费约13亿美元。TikTok称之为“三叶草计划”(Project Clover)。相关计划包括几周内在爱尔兰开设两个数据中心,今年晚些时候在挪威开设第三个中心,存储该平台1.5亿欧洲用户生成的视频、消息和个人信息。目前存储在新加坡和美国的欧洲用户数据将转移到这三个中心。该公司还计划最终宣布一个欧洲合作伙伴,该合作伙伴将监督该应用如何处理欧洲大陆的数据。
一家由苹果公司前高管创立的初创公司公布了新一轮1亿美元的投资,并宣布与ChatGPT的创建者OpenAI以及微软(Microsoft)建立了合作关系。由Imran Chaudhri和Bethany Bongiorno创立的Humane公司计划在今年春天推出一款产品,将人工智能融入消费设备。已公布的专利表明,Humane打算建造一款可穿戴设备,该设备可能能够投射出一个显示屏,用户可以与之互动。
苹果公司(Apple)正在调整其国际业务的管理层,以加大对印度市场的关注。这也表明印度对苹果的重要程度日益上升。此番调整标志着印度首次成为苹果的独立销售区。尽管苹果上季度的总营收下滑5%,但在印度市场的营收还是创下历史新高。苹果CEO蒂姆·库克(Tim Cook)最近表示,该公司将“高度重视该市场”,并将印度目前的情况比作早期的中国。除了将为苹果贡献销量外,苹果的重要供应商都在向印度转移。
围绕推动半导体在美国国内生产的美国政府的补贴,韩国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显示出困惑。原因是依据美国政府提出的补贴发放条件,要在技术合作、超额利润的退还、雇用制约和利用美国产建材等方面满足要求。美国政府将在禁止在中国推进半导体投资的基础上实施追加限制,三星对补贴的申请感到犹豫不决。其中,关于新一代半导体的技术合作的要求很苛刻。这有可能会被以“合作”的名义要求共享营业机密乃至技术信息。
韩国互联网公司Kakao正准备大手笔花钱,以确保能占据韩国流行音乐产业的顶峰宝座。拥有防弹少年团(BTS)的知名娱乐公司Hybe要想与Kakao一决高下,就也得拿出真金白银来跟上。Kakao与旗下娱乐业务部门一起在周二提出近10亿美元的收购要约,想要拿下成功打造了K-pop的SM Entertainment的35%股份。Kakao上周已经在公开市场买入SM近5%的股份,SM旗下管理Super Junior和Aespa等演唱组合。
比亚迪(BYD)计划大举进军电动商用汽车领域。该公司在过去十年里崛起,已成为全球销量最大的电动乘用车生产商之一。比亚迪计划未来三年在中国、欧洲和日本等市场推出新的商用车车型。比亚迪为商用车部门到2025年的发展拨出了折合逾200亿美元的预算,主要用于研究、产品开发和扩大产能。
大众汽车(Volkswagen)希望从美国获得105亿美元的潜在激励,用于建立一个新的电池工厂,该工厂原本将设在东欧。这家德国汽车制造商已经计算出它可以通过美国《通胀削减法案》(IRA)获得这笔激励,该法案在未来十年将为绿色技术提供3690亿美元的资金和税收抵免。大众汽车尚未就在北美或欧洲建立新工厂作出决定,尽管它致力于后者。
通用汽车(General Motors)9日宣布了一项员工自愿离职计划,根据该计划,自愿离职的员工将根据他们的工作年限获得一次性赔付和其他补偿。通用汽车表示,该计划将使公司支出多至15亿美元的税前费用。通用汽车此前在1月份宣布了20亿美元的成本削减目标,并表示没有裁员计划。
安永(Ernst & Young)暂停了分拆其咨询业务的计划,向其美国合伙人的压力低头,以重新思考公司一分为二后税务业务将如何划分。围绕该公司税务业务应该在多大程度上保留在审计部门存在激烈争论。安永美国公司负责人Julie Boland周三告诉合伙人,该公司将暂停分拆计划,以专注于确保交易形式适当。原本将负责分拆后的审计业务的Boland表示,她仍然相信分拆是正确之举。这一暂停可能最短仅仅两周。
矿业巨头必和必拓(BHP Group)表示,公司将继续致力于扩大铜和镍项目的投资组合,但对锂不感兴趣,原因是其认为锂市场供应充足。该公司认为锂并不像铜和镍那样紧缺,锂市场将保持平稳。出于对需求放缓的担忧,锂价近来一直在下滑。分析师预计,由于主要电动汽车市场预计将放缓,锂价今年将暴跌25%。虽然必和必拓对锂不感兴趣,但其同行却在押注这一关键电池金属。力拓集团(Rio Tinto)在2021年底斥资8.25亿美元收购了阿根廷的一个锂矿项目。
川崎重工业(Kawasaki Heavy Industries)将涉足加氢站基础设备的销售业务。将开始销售主要设备之一、为燃料电池车(FCV)充氢所需要的压缩氢气的机器。川崎重工业改变了设备的构造,降低了运营成本。还考虑在日本国外销售,力争到2030年度使销售额达到数十亿日元。川崎重工业2023财年(截至2024年3月)内将开始生产销售高压压缩氢气的“氢压缩机”。运用通过炼铁机械等培育的油压控制技术,开发出了高效压缩氢气的技术。改变了设备的构造,降低了运营费,提高了竞争力。
拜耳公司(Bayer)计划今年在美国投入10亿美元用于药物研发,以期在本十年末将其在美国的销售额翻一番。公司在过去三年中将其制药业务营销工作的美国员工人数增加了约50%,并计划到2030年再增加75%。
继2020年赛诺菲(Sanofi)宣布对全球风险投资基金凯辉创新基金进行战略投资之后,赛诺菲旗下消费者健康药业再次加码,正式宣布完成对凯辉基金旗下消费共创基金的战略投资,并将作为消费共创基金唯一消费者大健康领域投资人,联合包括欧莱雅集团、开云集团、保乐力加集团、唯品会等在内的产业投资人与凯辉基金携手实现共创共赢。此次战略合作是赛诺菲消费者健康药业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对私募股权机构的投资。
呷哺呷哺宣布2023年扩张计划,计划新开门店超230家。其中,呷哺呷哺品牌新开120家,湊湊火锅新开超70家,“欢乐烧肉”趁烧新开20家。此外,呷哺集团已成立了海外事业部,将在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新加坡及马来西亚等市场进行多品牌布局,今年计划新开超20家餐厅。
办公空间租赁公司WeWork正在与投资者进行商讨,以筹集资金并重组数以十亿美元计的债务。潜在投资者包括物业管理软件公司Yardi Systems,该公司一直在与WeWork合作扩大产品供应。WeWork的最大股东软银集团(SoftBank Group)也是这些谈判的核心,但预计不会向WeWork注入任何额外资金。
优步(Uber)考虑分拆Uber Freight货运物流部门,分拆之后可能会出售,也可能上市,因为Uber想精简业务,集中精力运营好打车、送餐业务。Uber打车业务和送餐业务仍在增长,但货运业务处境艰难,主要是因为整个卡车运输行业都不景气。
丽笙酒店集团(Radisson Hotel Group)公布2022年新签约酒店数量翻番,一系列新酒店成功开业,并宣布进驻多个新市场。丽笙酒店集团在中国持续扩大旗下酒店阵容,包括特许经营酒店在内,2022年中国区共新签约68家酒店和新开业17家酒店。集团在2023年目标新签约超过200家酒店,以及新开业超过60家酒店。
京东集团发布2022年四季度及全年业绩。四季度集团净收入为2954亿元人民币(约428亿美元),同比增长7.1%;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30亿元,上年同期净亏损52亿元。全年净收入10462亿元人民币(约1517亿美元),同比增长9.9%。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104亿元,2021年净亏损36亿元。2022年集团在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达到282亿元,同比增长64%。
京东物流发布2022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第四季度营收430亿元,同比增长41.1%;除税前盈利6.2亿元,同比下降0.7%。2022年营收1374亿元,同比增长31.2%,净利润达8.7亿元。京东物流外部客户收入达891亿元,占总收入已近7成。
港铁公司发布2022年度经审核业绩。集团期间内取得收入478.12亿港元,同比增加1.29%;股东应占利润98.27亿港元,同比增加2.88%。收入上升主要由于墨尔本客运业务的收入上升;悉尼地铁城市及西南线项目的设计与交付收入增加;及香港车务营运因屯马线全线的全年营运及东铁线过海段于2022年5月通车而取得的新增收入。
宁德时代发布2022年业绩报告。全年实现总收入3285.9亿元,同比增长152.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7.3亿元,同比增长92.9%。2022年宁德时代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研发费用155.1亿元,同比增长101.7%。
汉高(Henkel)公布2022年全年业绩。集团2022财年的销售额为223.97亿欧元。受所有业务部门价格上浮的推动,名义销售额增长11.6%,有机销售额显著增长8.8%。与2021财年的26.86亿欧元相比,调整后的营业利润达到23.19亿欧元,同比下降13.7%。其中,粘合剂技术业务部销售额名义增长16.6%,达112.42亿欧元。化妆品/美容用品业务部销售额名义下降2.6%,为37.75亿欧元。洗涤剂及家用护理业务部的销售额名义增长8.3%,达71.52亿欧元。
拜尔斯道夫集团(Beiersdorf)公布2022年业绩。集团销售额上升至88亿欧元,2021年为76亿欧元,有机销售额增长10.2%。扣除特别事项的经营业绩(EBIT)达到12亿欧元,2021年为9.93亿欧元。消费者业务板块销售额增长至71亿欧元,有机销售额增长10.5%。集团的核心品牌妮维雅在2022年实现了同比有机增长9.6%。德莎(tesa)业务部销售额增长至17亿欧元,有机销售额增长8.8%)。
普拉达集团(Prada)发布2022年度业绩。全年取得收益净额42亿欧元,同比增加24.8%。经调整EBIT利润8.45亿欧元,同比增加69.21%。集团净利润4.65亿欧元,同比增加58.09%。
责任编辑:旅游策划公司|农业策划公司|旅游规划公司|乡村旅游策划公司|企业咨询策划|品牌策划公司|企业咨询公司|家族管理办公室|城乡规划设计|项目可行性报告|养生养老策划公司|项目策划公司|规划设计公司|乡村旅游规划设计|农文旅规划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