霖泽规划

LINZE PLANNING

咨询热线:

13880816811   13980851861

智慧城市规划
发布时间:2018-03-29

什么么是智慧城市?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目前智慧城市经常与数字城市、感知城市、无线城市、生态城市、低碳城市等区域发展概念相交叉,甚至与电子政务、智能交通、智能电网等行业信息化概念发生混杂。对智慧城市概念的解读也经常各有侧重,有的观点认为关键在于技术应用,有的观点认为关键在于网络建设,还有的观点认为关键在于智慧效果。

2008年11月,在纽约召开的大国关系理事会上,IBM提出了“智慧的地球” 这一理念,进而引发了智慧城市建设的热潮。而欧盟则于2006年发起了欧洲Living Lab组织,它采用新的工具和方法、先进的信息和通讯技术来调动方方面面的“集体的智慧和创造力”,为解决社会问题提供机会,并发起了欧洲智慧城市网络。

图片4.png


2010年,IBM正式提出了“智慧的城市”愿景,希望为世界和中国的城市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IBM经过研究认为,城市由关系到城市主要功能的不同类型的网络、基础设施和环境六个核心系统组成:组织(人)、业务/政务、交通、通讯、水和能源。这些系统不是零散的,而是以一种协作的方式相互衔接。而城市本身,则是由这些系统所组成的宏观系统。

那么,中国式的、富含中国智慧的智慧城市的定义应该是什么样子呢?

  目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一方面可以从技术应用的层面进行狭义定义,通常认为,智慧城市是以物联网为基础,通过物联化、互联化、智能化的方式,使物与物、物与人、人与人互联互通,形成技术集成、综合应用、高端发展的现代化、网络化、信息化城市,其本质是通过更加透彻的感知、更加广泛的联接、更加集中和更加有深度的计算。

  一方面从生态系统的层面进行广义定义:以发展更科学,管理更高效,社会更和谐,生活更美好为目标,以自上而下的、有组织的信息网络体系为基础,整个城市具有较为完善的感知、认知、学习、成长、创新、决策、调控能力和行为意识的一种全新形态的城市。

形态(未来愿景):以信息、知识和脑力资源为支撑,通过透明、充分的信息获取,广泛、安全的信息传递,高效、科学的信息处理,均衡有效地提高城市运行和管理效率,改善城市公共服务水平,跨越式提升城市发展的创新性、有序性和持续性,使整个城市如同智慧的人,让市民能均等享受到智慧城市的服务和应用。

图片5.png


  智慧的城市必须要有智慧的产业做支撑,但什么是智慧产业呢,其实际就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放人的智慧潜力的产业,具体来讲,智慧产业可以分为智化类产业和慧化类产业,智化类就体现在创新类,慧化类就体现在创意类产业。”关键在物的智能化,“”主要是人的创造力。

智慧城市内涵应该极为丰富,它既包括了城市的物(部件),也包括城市的人;既包括现实的物理世界,也更包括基于互联网的虚拟世界和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世界,及包括地域上分布,也包括时间的延展。它是由一个多维度、多因素和多视角组成的一个综合体。结果应使城市更聪明,市民更智慧。

综合这一理念的发展源流以及对世界范围内区域信息化实践的总结,智慧城市是在城市化与信息化融合等背景下,围绕改善民生、增强企业竞争力、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等关注点,综合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手段,结合城市现有信息化基础,融合先进的城市运营服务理念,建立广泛覆盖和深度互联的城市信息网络,对城市的资源、环境、基础设施、产业等多方面要素进行全面感知,并整合构建协同共享的城市信息平台,对信息进行智能处理利用,从而为城市运行和资源配置提供智能响应控制,为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提供智能决策依据及手段,为企业和个人提供智能信息资源及开放式信息应用平台的综合性区域信息化发展过程。

智慧城市通过物联网基础设施、云计算基础设施、地理空间基础设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维基、社交网络、Fab Lab、Living Lab、综合集成法等工具和方法的应用,实现全面透彻的感知、宽带泛在的互联、智能融合的应用以及以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为特征的可持续创新。伴随网络帝国的崛起、移动技术的融合发展以及创新的民主化进程,知识社会环境下的智慧城市是继数字城市之后信息化城市发展的高级形态。

从技术发展的视角,智慧城市建设要求通过以移动技术为代表的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实现全面感知、泛在互联、普适计算与融合应用。从社会发展的视角,智慧城市还要求通过维基、社交网络、Fab LabLiving Lab、综合集成法等工具和方法的应用,实现以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为特征的知识社会环境下的可持续创新,强调通过价值创造,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21世纪的“智慧城市”,能够充分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于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的响应,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城市生活。

 

 

1.png


地  址:成都市双楠路龙门巷50号  电  话:028-69295652  手  机:13980851861 / 13880816811  邮  箱:zshceceo@163.com  Q Q:1183018636

Copyright @ 1998 - 2012 www.zshc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四川智森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备案编号:蜀ICP备2024073607号

技术支持:中联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