霖泽规划

LINZE PLANNING

咨询热线:

13880816811   13980851861

研究中心
about us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研究中心
全域旅游项目策划规划核心
发布时间:2018-07-18

全域旅游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的提出并非偶然,而是具有深刻的理论和现实背景。然而,全域旅游的实现并非可以一蹴而就,它需要理论联系实践,遵循科学规律,涵盖多重维度,并确保其是与时俱进的系统工程。为此,自2008年起,我们开启对全域旅游的不懈探索,时至今日,己形成完善深入、操作性强的理论与实务体系,并在全国各地取得广泛共识的积极成果。

早在2006年中国的休闲经济时代已经到来。在休闲度假需求日益旺盛,休闲市场规模不断壮大时,学界将研究的重点逐步由景区开发管理、线路统筹等转向了对旅游目的地的研究。关注旅游目的地的发展表明我国旅游业跨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由点(景区、旅游城市)、线(旅游线路)的发展进入了面(旅游目的地)的发展。一方面对应着我国休闲度假发展的新阶段;另一方面表明我国的旅游发展逐步由粗放走向集约、由单个景点开发走向资源整合、由单一旅游产业走向大旅游的产业融合发展新阶段。换言之,随着旅游业发展阶段的演变,势必形成全域旅游综合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必然要求。

从理论视角看,全域旅游与迈克尔.波特提出的竞争战略理论体系高度契合,是该理论框架下研究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创新成果,其核心是结合“钻石理论''等,着力培育区域产业集群。全域旅游产业集群超越一般旅游产业范围,着眼于在特定地理范围内形成多个产业相互融合、众多类型机构相互联结的共生体,促进具有竟争和合作关系的旅游及其他产业企业、相关机构、政府、民间组织等的互动,构成并保持区域竞争优勢。全域旅游产业集群要求政府专注于消除妨碍旅游产业乃至整个区域产业体系生产力成长的障碍,通过充分且有效的良性竞争来促进区域产业经济效率的提升和创新发展。

1531882162215472.png


我们认为,全域旅游是在旅游资源富集而又没有条件大力发展优势工业产业的地区,以旅游产业为主导或引导,在空间和产业层面合理高效优化配置生产要素,以旅游产业来统筹引领区域经济发展,持续增强区域竞争能力的创新模式。同时,全域旅游也是一项理念创新,是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在旅游业发展中的体现,其突出特征在于突破以往的旅游发展视野,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全局高度,明确旅游业的战略地位和社会价值。结合国家旅游局李金早局长对“全域旅游”的定义及“九个转变”与一系列讲话精神,我们认为全域旅游的核心要务应当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推进旅游行政管理体制的变革。

全域旅游在制度建设上要求超越旅游管理单一部门,构建党政领导“一把手"主抓统筹的制度体系,以求推进旅游行政管理体制的变革,提升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地位。根据中国实际情况,只有现代旅游产业成为地方党政领导“一把手”工程,才能真正实现一个区域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真正优化综合产业发展的制度要素,包括综合执法和市场管理等。

第二,在旅游资源富集区,建立以旅游产业为主导的区域经济发展新模式。

全域旅游是在旅游资源富集而又没有条件大力发展优势工业等产业的地区,以旅游产业为主导,在空间和产业门类层面合理、高效、科学配置生产要素,统筹区域旅游产业的发展。全域旅游最终目的是将区域形成一个旅游目的地,以旅游产业为主导产业,引导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在以工业等产业为优势的地区,也可以以全域旅游的理念,来引导区域产业发展,形成更人性化,更趋于服务导向,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的产业发展创新模式。

1531882259667225.png


第三,引领和主导多产业融合发展,形成旅游产业集群。

通过确立现代旅游服务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整合协调各方资源,促进产业融合整体发展。在现代旅游产业主导下,对全域土地、人力、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进行重新配置。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与产业空间布局,实现产业结构高端化与合理化,集聚产业发展业态,形成区域旅游产业集群。

第四,实现旅游产业引导、主导下的多规合一。

全域旅游理念的统领之下,以其规划作为区域顶层设计,在全域旅游规划引导下实现“多规合一”,使“全域旅游”理念在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村镇规划、交通规划等方面切实落地,促使全域以旅游业为中心重新配置资源,并优化城乡空间形态,加强对资源载体的有效保护。想要实现旅游产业主导下的多规合一需要解决旅游规划的衔接困境,如土地指标不匹配、建设用地边界差异、用地属性不一致等。同时需要强调的是“多规合一"应该是规划编制组织执行的一种思路,而不是现实中常见的一个专业服务项目。因而政府在做众多规划的过程中就应该以“综合考虑为基础、专项问题为重点”的思路来监管操作。

第五,借力“供给侧"改革,推动全域旅游产品的提档升级,最终实现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的提高。

一是以旅游的思维引导新型城镇化建没、乡村建没,以休闲经济为导向,形成兼顾农业生产与休闲服务功能的产业门类;二是转变乡村产业发展方式,构建复合增值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打造美丽乡村;三是以旅游的思维推动全域旅游公共服务产品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提升、公共资源的管理创新以及公共休闲空间和设施的合理规划利用。在“供给侧”改革战略指导下,旅游业发展重点从基本饱和的观光产品将转向仍然供不应求的休闲、度假以及文化体验产品,重点倾向旅游休闲装备制造、度假体验产品、乡村民宿、汽车营地等方向,以此完善旅游产品的结构性供给。推动全域旅游产品的提档升级,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

 

 

责任编辑:旅游策划公司|农业策划公司|乡村旅游策划公司|企业咨询策划公司|策划公司|咨询公司|城乡文旅规划|项目可行性报告|养生养老策划公司|项目策划公司|规划设计公司


地  址:成都市双楠路龙门巷50号  电  话:028-69295652  手  机:13980851861 / 13880816811  邮  箱:zshceceo@163.com  Q Q:1183018636

Copyright @ 1998 - 2012 www.zshc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四川智森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备案编号:蜀ICP备2024073607号

技术支持:中联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