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未来产业发展趋势展望
1、智能、低碳、健康是未来产业布局的重要方向 信息、新能源、生物等将成为各国聚焦的主要领域
从根本上讲,发展未来产业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人类,其中智能、低碳和健康是人类追求的长远目标。要想有更智能的生活,就需要传感、连接和计算等信息技术进一步打通原子世界和比特世界的壁垒,人工智能、卫星互联网、量子信息、先进计算和人机交互等领域的新变革有望重塑信息基础设施,全面提升智能化水平。低碳是一种以低耗能、低污染、低排放为特征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可再生能源、先进核能、氢能和储能技术为代表的碳零排关键技术是实现碳中和的关键抓手,是建设低碳绿色能源体系、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核心工作,也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全球技术创新和产业变革的焦点之一。随着现代生命科学的快速发展,以及生物技术与信息、材料、能源等技术的加速融合,高通量测序、基因组编辑和生物信息分析等现代生物技术突破与产业化快速演进。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生物经济时代的到来,生物、信息和物质跨界大融合,未来医学、生物医药、未来医院、生物信息学、疫苗研发和基因技术等将是各国布局的重点。
2、各国政府将出台更有力的产业政策,持续推动本国未来产业加速发展
新一轮科技革命迎来多点爆发式发展,以人工智能、区块链、量子技术、空天信息、绿色低碳等为代表的前沿技术和未来产业加速发展,有望形成全球经济新的增长极并驱动经济社会变革式发展。为对冲新冠疫情、俄乌冲突等多重因素造成的不利影响,世界各国除采用短期刺激经济手段外,均已在长远布局经济增长新动能。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国家主导的产业政策在各国政府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凸显,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也在发生变化。美、德、日、韩等发达国家政府高度重视产业政策的作用,不断强化产业政策工具的使用,特别是聚焦前沿技术和未来产业发力,国家对市场的干预趋于增强。预计,与产业政策紧密相关的国家安全政策、国内市场监管、国际经贸规则等也将随之出现更加激进的变革。
3、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严峻,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抬头为未来产业全球化发展增加了不确定性
面对日趋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单独国家和小范围区域团体利益最大化的趋势愈发明显,将进一步激化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在全球特别是美西方的再回归势头。例如,拜登上台后并未回归经济自由主义的全球化秩序,而是采取了“购买美国货”、加强技术出口管制、强化美西方利益共同体、加大制造业回流支持力度、确保国内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等一系列政策,实质上是拜登版的“美国优先”策略。欧盟一再强调要在经济、技术和产业领域掌握独立自主权,2020年以来颁布了涵盖产业战略、贸易政策、金融架构等领域的全方位政策体系。
此外,新兴国家也正在积极利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弯道超车”机遇,大力布局发展未来产业,并由寻求单项突破转向整体提升,以摆脱全球价值链的“低端锁定”和“高端钳制”。
未来一段时期内,世界各国特别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与以我国为主的新兴发展中大国,在未来网络、量子信息、人工智能、深海空天等领域的竞争将进一步加剧,可能形成科技、人才、金融、产业等要素流动的断点,将对未来产业全球化发展造成影响甚至带来威胁。
2.4、技术与技术、技术与产业、产业与产业之间加速融合,形成未来产业发展的重要范式
未来产业其本身是技术与技术、技术与产业、产业与产业之间深度融合的产物。从技术与技术融合的视角看,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方向不会仅仅依赖于一两类学科或某种单一技术,而是多学科、多技术领域的高度交叉和深度融合。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等的交叉融合,正在推动未来产业从单点技术和单一产品创新加速向多技术、系统化、集成化创新转变,将创造出集成多领域先进技术的新产品。
从技术与产业融合的视角看,5G、工业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技术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转型不断深化,在赋能传统产业变革跃升的过程中可能产生新的未来产业。比如,5G与垂直行业深度融合,已催生出多种新的业态。
从产业与产业融合视角看,通过促进未来产业与优势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实现产业链上下游协同联动,以点带面锻长板、补短板,从而不断催生新的增长点。机器人技术、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与传统医疗器械产业的融合,催生出手术机器人、人工智能支架等新产品,这种变革也加速推动着传统医疗器械向新一代医疗器械转型升级。
责任编辑:旅游策划公司|农业策划公司|旅游规划公司|乡村旅游策划公司|企业咨询策划|品牌策划公司|企业咨询公司|家族管理办公室|城乡规划设计|项目可行性报告|养生养老策划公司|项目策划公司|规划设计公司|乡村旅游规划设计|农文旅规划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