霖泽规划

LINZE PLANNING

咨询热线:

13880816811   13980851861

研究中心
about us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研究中心
2017年中国的苹果产业的特点(上)
发布时间:2018-10-10

一、产量和消费量居世界第一:“好的不多、多的不好”

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苹果生产国和消费国。2017年,世界苹果总产量7600多万吨,中国达4380万吨,生产和消费规模均占全球50%以上,其中西北干旱区苹果栽培面积占全国三分之二。陕西以1100万亩、1100万吨成为中国苹果栽培面积最大、产量最多的省份。 

国际园艺学会主席罗狄克·德鲁说,陕西已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世界苹果最佳优生区。“现在,陕西苹果产量约占中国的四分之一和世界的七分之一。”

白水县被称为“中国苹果之乡”。白水县农业局局长王杨军说,从2014年开始,陕西部分苹果产区的收购价大幅下跌,但洛川、白水等地却出现了收购价在8元每公斤的直径80毫米以上优质苹果货源紧张的局面,“这充分说明,优质、有机、绿色的中高端果品是永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的稀缺产品。”存在的问题:

1、劳动力成本持续上涨

老龄化严重,劳动力不足。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农村青、壮年,有知识和能力的多外出打工,从事果园劳动的多为老、弱、病、残、妇。据山东省资料,苹果果农中,30~40岁的占9.82%,41~50岁的占42.86%,51~60岁的占33.04%,61~70岁的占13.39%,71—80岁的占0.89%.即30-50岁的和50-70岁的各占一半,年轻人严重匮乏。很多地区在农忙季节出现劳工难找且价格昂贵的现象。

2、品种单一

苹果品种单一,富士比例偏高。生产中主要种植品种为富士系(不同系号、长枝或短枝型),金冠系(金冠、王林)、元帅系(红星、新红星短枝型)、乔纳金系列和传统国光系列。其中富士系占种植面积的 70%左右,国光保留 5%左右,其次是元帅系、金冠累主要为授粉品种。红富士苹果比例过大,不仅影响中晚熟品种的发展,也影响了红富士苹果的效益和销售。

3、缺乏统筹规划

苹果品种缺乏区域化规划,品种选择盲目性较大。现有主栽品种,只有新红星苹果有全国栽植区划意见,其余品种几乎没有做出区划规划。建议中央及各地方政府对苹果品种搭配进行统筹规划,避免因产量过大而造成丰产不丰收。 

1539140239536305.jpg


二、2017年苹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市场风险加大

2017年苹果总产量实现稳步增加,但与市场消费需求量相比,苹果供给量有市场饱和甚至过剩的潜在风险;且果品整体质量有所下降,价格分化趋势进一步增强,“优质优价、质次卖难”趋势更加明显。另外,经济下行大环境导致消费低迷,加之其他水果产量同期增加带来的消费替代冲击,苹果价格近两年下降明显,且销售进度慢。收购商为减少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收储数量也同期减少,苹果价格波动风险增加。根据近几年果品市场整体表现和产业发展周期预判,国内苹果产业或将进入新一轮波动调整时期。

2、产销衔接矛盾加剧

全国苹果主产区果农抽样调查表明,全国苹果种植户的平均规模为7.98亩。分散经营的小农户生产模式,造成产业组织化程度低,市场发育滞后,产销衔接不够紧密,苹果生产的比较优势逐渐被弱化。农业重生产轻流通现象,造成苹果种植户与市场在空间和时间上隔离,出现信息不对称问题,市场需求与供给能力矛盾性错位,小规模种植户参与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另外,果品精深加工、附加值开发利用方面较弱等,阻碍了产业链条的延长和拓宽。

3、新型果业人才匮乏

培育一批精通多种技能和较高综合素质的现代化果业人才是发展现代苹果产业的内在要求。与现代果业发展人才需求相比,我国苹果产业现有从业人员,特别是基层从业人员的专业性生产素质和综合性从业能力普遍较低,造成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产业纵向协作不足、产业横向融合有限,难以充分激发苹果产业发展的潜力。以培育懂技术、会经营、通销售、善于创业的新型职业果农、果业专业大户、家庭农场、果业合作社、流通企业,以及基层农技服务人员为抓手,加快构建新型产业经营体系,增强果业发展新活力。

1539140308139754.png


三、2018年苹果产业发展趋势

1、优质苗木繁育推广实现突破

围绕苹果产业“节本、提质、增效”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在政府、产业技术体系及业界的共同努力下,大力推进区域适宜性优质大苗的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栽培模式,健全优质大苗繁育推广体系。优质苗木产业化培育进程加快,苗木生产的工艺技术规程得到规范,产业化经营水平得到提高,为产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苗木基础。

2、矮砧宽行密植栽培成为新建园主导模式

矮砧宽行密植栽培模式既便于果园机械化作业、大幅度降低劳动强度、减少果园用工,同时也极大的改善了果园生态系统、提升了果园经济收益水平。经过近年的技术示范与推广,矮砧宽行密植模式已成为我国新建果园的主导模式,也是我国果树栽培发展的主要方向。

3、“减肥减药”行动推动产业绿色发展

在绿色生态发展理念引导下,苹果业界积极响应农业部启动的“减肥减药”专项行动,通过测土配方防控、精准施肥施药,鼓励使用有机肥、生物物理防治等果园综合管理方法,不仅提高了果园生产效率,而且对保障果品质量安全、保护生态环境、提高果农收入也起到极大促进作用。各级政府主导的“三品一标”、标准园建设等,在强调农业生产全过程控制、标准化操作的同时,也更加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

4、简易水肥一体化技术得到普遍应用

随着整形修剪、促成花技术以及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树上管理技术的普及和提高,肥水管理逐渐成为果园增产增收的瓶颈。作为现代作物生产的重要技术,轻简化肥水一体化技术既适合我国小规模经营果园的生产需要,同时能大幅提高化肥利用率,具有显著的节水、节肥、省工等诸多优良效果,已在苹果主产区得到普遍推广应用。(来源:搜狐网)

 

 

责任编辑:旅游策划公司|农业策划公司|乡村旅游策划公司|企业咨询策划公司|策划公司|咨询公司|城乡文旅规划|项目可行性报告|养生养老策划公司|项目策划公司|规划设计公司


地  址:成都市双楠路龙门巷50号  电  话:028-69295652  手  机:13980851861 / 13880816811  邮  箱:zshceceo@163.com  Q Q:1183018636

Copyright @ 1998 - 2012 www.zshc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四川智森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备案编号:蜀ICP备2024073607号

技术支持:中联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