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市场太需要休闲度假型的旅游目的地,打造休闲度假小镇需要注意资源的梯度开发和利用、项目IP的差异化推广、经营主体的持续改善。旅游小镇是具有休闲功能价值的特色小镇,其发展重点在于系统和整合,不宜一哄而上,所有的小镇应该以落在当地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善上,落在乡村振兴战略上。
为什么乌镇这么小的一个景区可以成为全国经营业绩最好的景区,因为乌镇的收入不仅仅是一张门票,更重要的是满足了人们度假的需要,创造了度假旅游的二次和多次消费。
我们认为,旅游市场太需要休闲度假型的旅游目的地,打造休闲度假小镇需要注意资源的梯度开发和利用、项目IP的差异化推广、经营主体的持续改善;转型休闲度假小镇的建设需要资源、稳定充裕的资金保障、富有落地操作和后期经营经验的管理团队以及政府支持。他强调,旅游小镇是具有休闲功能价值的特色小镇,其发展重点在于系统和整合,不宜一哄而上,所有的小镇应该以落在当地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善上,落在乡村振兴战略上。
一、旅游小镇发展的现状
1、需求大于供给
大家都说新建的古北水镇为什么成长这么快,而且预计再有3至5年总收入会超过乌镇,这种成长性并不是我们做的有多优秀,而是我们的旅游市场太需要休闲度假型的旅游目的地。
现在有句时髦的话叫“供给侧结构性需求改革”,我们认为中国的旅游产品市场上有两类:一类是传统的资源型观光大景区,像黄山、武夷山、九寨沟;另一类是在近期兴起的休闲度假目的地景区。两者差别在哪里?前者是门票景区;后者是复合经营景区。
乌镇景区,这么小的一个地方,占地不到三平方公里,2017年税后净利润可以达到6至7个亿,成为全国经营业绩最好的景区,为什么?因为乌镇的收入不仅仅是一张门票,更重要的是像古北水镇一样,从满足了人们度假的需要创造了度假旅游的二次和多次消费。
我们会发现,不管你承认不承认,中国的中产阶级已经形成,他们主要选择的旅游目的地,不是为了征服景点、景区的旅游,更多是为了一种抽离、一种享受,其中最重要的是享受不一样的环境、不一样的人文、不一样的服务。
2、概念等同于产品
因为工作关系,我们在全国看了很多项目,众多项目都在“概念为先”,我们认为故事、概念只有一种无形资源,缺了“产品化”的落地规划,以此为卖点做“地产+旅游”,很难真正形成长久的旅游市场消费。
很多人说浙江省有多少产业,但是工业产业集聚化并不代表旅游要素的生成;好多政府拿公共产品代替市场化的度假产品,比如建了湿地公园又去门票化经营,这方面还是有一定差别;尤其以地产化为主导的旅游地产,很难看到项目与旅游产品的逻辑关联。当然地产不是妖魔鬼怪,旅游离不开地产,但是地产代替不了旅游。
3、产出弱于投入
旅游目的地景区做的是一个整体化的旅游产品打造,是一个大型的旅游产品打造,之前必须有清晰的财务模式,投入多少?产出多少?一句话,必须形成闭环。但是,我们看到许多项目尤其是政府为投入主体公司打造的旅游产品,没有把投入产出放上议事日程,往往造成一阵风过后难以为继的经营。
旅游度假小镇,特别是对浙江这样一个乡镇工业比较发达、比较早的大省来说,是继工业小镇、继农家乐“郊游”小镇之后,对地域经济发展、社会文化辐射更大、带动作用更强的乡村发展的策略。读了“十九大”报告,我们更清晰乡村振兴战略,发展旅游小镇是一个重要的选择。
二、打造休闲度假小镇的发力点
1、资源的梯度开发和利用
我们第一代旅游产品紧紧扣着资源,似乎没有资源做不成产品,但是当旅游经过第二轮、第三轮开发热潮后,我们发现真正有具象的、可以落地、可以掌握的资源并不多,所以用很多的概念、很多的故事来衍生生成产品。我们认为在旅游目的地的打造中间,最需警惕的就是把无形的东西通过建筑、景观构造变成有形的景区组成,我个人认为这是走不通的一条路。
有价值的资源很重要。如何定位这资源秉赋的现有资源,即确定资源“利用”的方式,规划的理念是:司马台长城不能做出八达岭长城这样的观光产品,司马台长城只能做项目的背景,在司马台长城下做度假小镇,做一个融合了旅游度假各种需求的旅游产品。所以,目前度假小镇旅游的开发,不要仅仅把眼睛盯在资源上,而是应该借助于资源把它梳理成产品内容。我个人认为,现在的旅游度假小镇是一个内容小镇,而不是一个资源小镇。
2、项目IP的差异化推广
我们都在诟病中国有这么多的千城一面、千镇一面,旅游是充分竞争的市场化行业,要在诸多竞争中间站稳自己的脚跟、销售自己的产品,必须做到卓而不群,必须做到差异化,差异化的打造就是IP打造,这种IP的打造是“重建的战略”。
我们看到很多项目目前还基本停留在自说自我的“排位”上,号称自己是中国第一、世界第一,而我个人认为最主要的是打动消费者心理是“唯一”。我们产品现在这一代人消费的主流群是80后、90后、00后,甚至05后,这是我们度假消费的主客群,60年代尽管比上一代有点钱,但是背负各种负担,还不至于一天到晚度假,所以我们要研究怎样把IP放大到全季、全域?北方的冬季大家都知道是最难熬的,冬季用什么来打动游客?全域旅游是全域市场,怎样照顾到青年人?怎样照顾到亲子家庭市场?怎样照顾到商务会议市场?
3、经营主体的持续改善
(1)解决有开发主体、无持续经营主体的痛点
国内有著名的旅游开发景点,开发初期轰轰烈烈,后来一年不如一年,最后暗淡收场,目前旅游目的地的开发主要要解决经营主体的缺失问题。首先要解决只有开发主体,没有持续经营主体的痛点。这可能是旅游行业与地产行业最大的差别,地产行业建了一个楼盘、包装了一个概念,卖掉后基本上只剩物业经营,而旅游目的地景区、旅游小镇的开发成型仅仅是第一步,第二步需要在经营中间调整、在经营中间改善才是最主要的。所以开发主体怎样设?经营主体怎样设?这必须在项目落地前就考虑清楚。
乌镇团队这几年来一直在致力于全国连锁的旅游目的地管理,也做了企业内部的景区管理标准化,但从来不敢忽视与强调各种景区之间不同的差异化塑造,我们的经营哲学是凡是我们规划建设的必须是我们管理。
(2)建立闭环的可持续商业运作模式
做一个旅游目的地,除了有庞大银行信贷和各类投入支撑、有专业团队一气呵成的规划建设外,后期运营才是决定项目成败的关键,要有完整的产品模式、经营模式和管理模式,不能建立一个只叫好不叫座、不赚钱的景区,当然只要一开始定位为公共服务产品,也是没有问题的。
(3)对当地居民的待客训练和经营行为规范
大家都知道,在乌镇番茄炒蛋规定不能少于4个鸡蛋。在互联网时代,一个景区的口碑比任何的推广营销都来的重要。旅游景区的经营管理者,如果不重视管理秩序,如果麻木不仁就是失职,要探索对景区内部商业行为的文化、售卖行为的规范和当地居民的待客训练。乌镇2016年930万游客,2017年1000万游客,其中70%是散客,70%中近50%是第二次、第三次,甚至是第N次来的游客,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恰恰是第二次重游的游客是我们最宝贵的客源市场。靠什么?就要靠景区有序的管理和当地放心消费的口碑。
(4)保持对客源市场的敏感,进行行之有效的产品营销
以前经常说做旅游做到今天,靠一部电影、一首歌做活一个景区的时代过去了,我们最主要的是要观测旅游客源市场的反响,并且进行调整。以后的营销可能是一个持续性的、分散化的营销,这是一个大课题。
(5)赢得口碑的细节管理
细节打动人、细节留住客。
霖泽规划综合服务商
如果您准备建设一个当地独一无二、长久盈利的“旅游小镇项目”,而您没有这方面的商业盈利模式策划、项目筹建、建设、推广、经营管理的经验,霖泽城乡规划可以全程参与。
如果您的项目还处于选址阶段,霖泽城乡规划可以帮您撰写“项目申请书”,阐述清楚这个项目能拉动当地的就业和税收,可以让当地政府快速立项并协调用地事宜。
如果您的项目已经租下土地,为了方便以后获得政府各项补贴和政策扶持,霖泽城乡规划可以帮助您撰写“可行性研究报告”递交当地政府用于备案立项。
如果您的项目建设已经在建设运营中,需要扩大经营范围和投资规模,霖泽城乡规划可以帮助您策划包装好您的项目,撰写融资“商业计划书”,帮助您快速找到合作人。
如果您的项目建设完毕,需要多项内容招商、引进项目,分担风险,霖泽城乡规划可以帮助您策划“招商方案”,缩短项目盈利期。
霖泽城乡规划的团队拥有多位项目策划师、规划师、建筑设计师、景观设计师、旅游管理等等来自各领域的人才和资源,欢迎各个建设阶段的项目方与霖泽城乡规划建立合作关系。
核心优势:对于准备和已经从事文化旅游的项目方来说,做一个好的项目策划规划设计只是走出第一步,能使项目快速落地并能实现长期赢利、发展壮大才是最重要的;这就需要在规划前期有一个长远的产业规划和经营项目技术规划和管理营销规划,而这也是霖泽城乡规划的核心竞争优势!
霖泽城乡规划不仅能用规划设计能力帮助客户以最小的投资实现项目快速盈利,并且还能以项目前期战略性的策划,通过详实的行业数据,清楚的告诉客户准确的产业链定位及如何建立项目运营竞争优势。
核心理念:为客户创造价值,为社会创造财富!
责任编辑:旅游策划公司|农业策划公司|乡村旅游策划公司|企业咨询策划公司|策划公司|咨询公司|城乡文旅规划|项目可行性报告|养生养老策划公司|项目策划公司|规划设计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