霖泽规划

LINZE PLANNING

咨询热线:

13880816811   13980851861

研究中心
about us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研究中心
美国信息产业的发展经验与中国自主可控之路
发布时间:2024-03-24

目前,社会正朝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信息产业能否自主可控将对国家产业安全和技术安全产生重要影响。在国际关系中,中美贸易摩擦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信息产业领域,如2018年美国制裁中兴事件、2019年华为等高科技企业被美国列入出口管制的“实体清单”等。美国作为全球唯一在基础硬件、底层构架、操作系统、工具开发软件和商业软件等全门类拥有产品专利和知识产权的国家,对信息产业实现了高度的自主可控。对美国发展信息产业的发展经验进行简要梳理,能够为我国信息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一、美国发展信息产业的主要经验

1、对信息产业的发展进行总体规划,重点推动先进技术发展,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首先,美国在发展先进产业时往往更加注重发挥市场的力量,但是也会通过发布战略计划、咨询报告、发展战略、政策评估等方式为产业发展提供引导。其次,美国会通过立法机构、行政机构和司法机构共同保障先进技术发展。以量子信息技术为例,首先由美国国会科学委员会引入提案,制定相关产业的发展计划,然后与其他政府部门、商业和学术机构对计划进行论证;最后进入执行层面,由设立国家量子协调办公室对量子信息产业的发展进行统一协调。在立法层面,美国国会针对量子信息这样的重大国家战略通过了《国家量子倡议法案》,以确保在量子信息技术领域的领先。

从产业政策细节来看,美国的产业政策是一个多体系、层次分明、全面覆盖的系统化产业发展规划,由产业技术政策、区域政策和改善经济环境、促进就业等方面的政策组成。美国的产业政策注重将新技术的推广、劳动力的教育以及扩大产业链供应能力三者相结合,一方面保持技术制造优势在本国境内的普及,另一方面建设教育培训体系以拓展提升劳动力的技能,并构建资质认可体系进行推广。此外,美国政府通过向运营商提供资金,支持农村等偏远地区宽带建设,保障了信息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覆盖面。

2、政府发挥监管和服务功能,引导民营企业发展信息产业。在信息产业发展过程中,美国政府主要通过政策支持行业巨头进行创新研发。例如,在量子技术上,美国主要引导和激励AT&T、Intel、Lockheed Martin、Northrop Grumman 和 Honeywell International等民营企业来发展信息产业。在政策工具上,美国主要运用“边际支持”,从研发和融资上给予企业多方位支持。美国在《经济复兴税收法》中规定,信息产业类企业在科技研发投入超过三年平均水平的增加部分可以享受25%税收抵免。《国家合作研究法》规定,信息产业类企业销售之前的研究开发合作可以向司法部和联邦贸易委员会注册,从而免受反托拉斯调查。此外,美国还针对信息产业领域的企业降低长期投资收益税以吸引资金流入,并将每年财政收入的3%用于信息产业风险投资。美国政府还设立专门的项目组,专门拨款用于信息产业技术研发,并根据国家计划,有倾向性的对信息产业企业进行集中采购,促进产业发展。

3、大力兴建信息产业基础设施,培育信息产业人才,为信息产业发展提供多维支撑。美国从基础技术研发、专业人才培养、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入手,保证其信息产业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20世纪九十年代,美国政府便有针对性的制定信息产业政策,如1993年的国家信息高速公路计划、1999年的21世纪信息技术计划、2010年的国家宽带计划以及2015年的网络安全法案等。这些极具前瞻性的规划和法案对美国信息产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促进了美国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使美国在网络通信技术、互联网应用、人才储备方面形成了极强的核心竞争力。近年来,美国还通过加强科学研究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国家制造创新网络、政企合作制定技术标准等方式增强信息产业竞争力,比如2010年、2011年美国先后出台的《制造业促进法案》、《先进制造伙伴计划》、2012年国防部领头实施《制造技术战略规划》、2014年美国众议院修改通过的《振兴美国制造与创新法案》等,大力扶持信息产业发展,为信息产业发展提供优良的基础设施和营造一流的创新生态环境。

二、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主要短板

信息产业从底层到应用层面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底层软件和应用软件。与美国相比,我国信息产业的短板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和底层软件(包括大型数据库,以及CAD、CAE、EDA、工业控制软件等中间件)。与美国相比,我国在电子商务、互联网等应用软件方面发展相对成熟,在互联网浪潮中涌现出的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方面,甚至略有优势。此外,中国互联网用户数量居世界第一,是全球第一大互联网市场,拥有多家全球性的互联网巨头公司。

在底层软件中,如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重要性支撑软件等,我国与美国还有较大差距。在自主可控操作系统中,我国大都以 Linux 开源操作系统为基础,与美国Windows操作系统仍然有较大差距,在个人用户端市场上所占份额较小。国内中间件市场早期主要由IBM和Oracle占领,但是随着国内厂商不断打破外国企业的技术垄断,目前正在逐步实现自主可控。在重要性支撑软件方面,我国尚缺少自主可控的企业,在电子设计EDA领域,全世界只有美国的Synoposys、Cadence、MentorGraphics等3-5家公司,其EDA工具几乎支撑着全球所有的集成电路设计工作,影响着上万亿美元的产值。我国在EDA 软件领域几乎没有可用的产品,完全依赖这几家公司的设计工具。

信息产业的基础设施包含CPU芯片、服务器、存储设备、交换机、路由器等。基础设施是信息产业的基石,所有的现代信息系统都是构建在基础设施之上,所以基础设施是信息产业自主可控的关键环节。随着我国信息化、智能化的普及,我国逐渐建立了相对完善的产业链体系,相关服务设施的建设配套逐渐完善。但是在基础设施的核心技术方面,我国几乎在每一个环节上都缺乏自主可控技术,长期受制于国外企业。华为的海思麒麟芯片在性能上已经接近甚至超越国际同级别芯片,但是由于缺乏底层信息设施支持,在美国的制裁下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对我国发展信息产业的启示

1、合理规划建设大型科学设施,为信息产业发展提供前瞻性的硬件基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硬件平台,是实现信息产业核心技术突破、提升信息产业竞争力的基础保证。然而,大型科学基础设施造价高昂、投资周期长、难以准确评价效益。在财政资金有限的情况下,政府需要合理评价和规划大型科学基础设施的投资,并根据不同科学研究项目的收益和紧迫程度,建立一套系统性的科学监测、评价体系,来对大型科学设施的建设进行综合评价,提高大型科学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效益,保证信息产业发展质量。

2、科学进行学科设置,加大基础研究力度投入力度,为信息产业发展储备专业人才。我国信息产业的战略性科技人才大多集中在研究机构和高校。国家需要重视信息产业领域的学科设置和规划,提高信息产业技术人才的储备数量和供给质量。充分发挥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功能,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力度。综合运用财税金融手段,促进企业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力度,并尝试通过政府拨款设立专门项目的研究实验室,加强对于信息产业的基础理论和技术研究。加强企业与大学、科研机构的联系,建设市场驱动的产学研转化机制,推动信息产业自主可控的进程。

3、面向未来技术发展,培养和引进信息产业战略科技人才。我国信息产业核心技术突破的关键在于培养和引进大批高质量的战略科技人才。我国要以“双一流”学科建设为契机,加强与国际著名研究机构和高校的科研合作,培养大批掌握国际前沿知识的战略科技人才。此外,中国与发达国家在生活水平、教育、医疗和社会文化方面还存在较大差异,难以吸引国际一流人才,我国需要有针对性的制定人才优待方案,提高对信息产业战略科技人才的吸引力,为信息产业提供定向人才支持。

 

 

责任编辑旅游策划公司|农业策划公司|旅游规划公司|乡村旅游策划公司|企业咨询策划|品牌策划公司|企业咨询公司|家族管理办公室|城乡规划设计|项目可行性报告|养生养老策划公司|项目策划公司|规划设计公司|乡村旅游规划设计|农文旅规划设计


地  址:成都市双楠路龙门巷50号  电  话:028-69295652  手  机:13980851861 / 13880816811  邮  箱:zshceceo@163.com  Q Q:1183018636

Copyright @ 1998 - 2012 www.zshc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四川智森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备案编号:蜀ICP备2024073607号

技术支持:中联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