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过去12年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第一、20强合计市值显著增长,从2005年底的37685万亿美元提高到最新的78733万亿美元,增幅109%。
第二、20强榜单中的常青树都有哪些:
我们看到,20强榜单中的常青树只有6只,其中12年表现最好的是,股神巴菲特领衔的伯克希尔哈撒韦,而且排名从2005年的第20名提升到2017年最新的第6名——不能不佩服这位80多岁的老投资人,真正对得起“股神”二字!
最差的是通用电气,累计下跌近30%,不过考虑过去10年的分红因素,一直持有通用电气的投资者应该也不会亏。
假如不考虑通胀因素。老牌蓝筹股微软在2005年排名第三,尽管10多年市值累计上升了127%,最新排名仍保持在第三位,但已经算是很对得起长期持股的投资人了。
可以看到金融/投资股一直是榜单的常青树,12年保持进入榜单的5只股票不变,尽管具体构成发生了很大变化。
第三、科技股数量显著增长
最大的变化来自科技行业的崛起!科技股的数量从12年前的3只增加到了最新的8只,,抢了医药、资源、汽车行业的饭碗。20强占比达到了4成!
在地球的漫长历史中,12年可以说只是短短的一瞬。就是人类出现在地球的历史来看,12年也不是太长时间。但过去的12年的的确确发生了不少事情。
其中,最大的两件事情就是:科技的快速进步和东方世界的崛起,当然中间还伴随着一轮重要的,以美国次贷危机为导火索的经济衰退(当时,由于其他股票的市值下跌很多,导致资源类公司中在2010年底有6只进入了全球股票市值20强)。
科技进步: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一大批企业冲出了重围。我们知道,智能手机本身成就了苹果和三星(还包括未上市的中国华为),而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则成就了谷歌、Facebook、亚马逊、阿里、腾讯。
未来,随着人工智能、无人驾驶、外星探测等前沿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也许还会有更多的科技类企业进入20强榜单。不过——估计很难,一旦有了苗头,就被并购了。
东方世界崛起:随着中国全球地位的提升,不仅成就了科技类的中国公司,阿里和腾讯,以及通讯基础设施的中国移动,甚至还成就了传统的中国银行业老大:工商银行。
科技进步和东方世界崛起两个事件又是交织在一起的,其中典型事件就是,东方世界的来自中国的阿里、腾讯、以及来自韩国的三星电子的市值提升。更有意思的是,近期阿里的市值有赶上同行美国老大亚马逊的势头!
我们从股票市值榜单的变化,似乎可以看到,在这12年中人类社会经历了一轮从入地到上天的变化:资源股曾一度进入榜单多达6只,而现在只有一支硕果仅存,而代表人类对宇宙探索精神和实践精神的科技类公司目前多达8只。
有意思的是,目前市值排名前10位的公司中,除了伯克希尔哈撒韦和强生以外,无一例外均为科技类公司,让我们重复一下这些伟大公司的名称:苹果、谷歌、微软、Facebook、亚马逊、阿里巴巴、腾讯、三星电子。
第四、谁更有机会成为冲击万亿美元市值的第一家公司
第五、站在当前时点,我们认为,单一上市公司市值冲击万亿美元应没有什么悬念。唯一的悬念是,谁更有机会成为偷吃禁果的第一人。
第六、我们再来回顾一下榜单中市值超过4000亿美元的公司:
看看这些公司中的科技类公司年初以来的走势:涨幅前两名的公司竟然是咱家的阿里和腾讯,涨幅分别为103%和88%!
目前,距离万亿美元最近的是苹果,其次是谷歌,还有亚马逊,其余公司的市值均在5000亿美元上下。其他公司大约需要涨100%上下。
二、谁会更有机会更快实现呢?
这里面其实存在两大影响因素:基本面因素,即公司自身战略和业务发展,和技术面因素,即市场参与者的投资情绪和相应的投资行为。
1、基本面因素
我们先来看榜单上的科技巨头的研发支出。最新财年各大科技公司的研发支出对比。
注:由于中国的人员支出相对便宜,导致阿里和腾讯的研发支出看起来明显少于其他美国本土科技巨头。
我们看到,这些候选对象都在为未来进行巨额的投资。从战略卡位和自身资源匹配角度看,谷歌和亚马逊似乎更胜一筹。
谷歌早在多年前就明确要为未来做重大投资,并毅然决然地将公司名称改为Alphabet,希望不断派生出新的明星业务,经过多年积累,如今逐步形成围绕AI为核心的软硬件一体化创新战略,似乎到了瓜熟蒂落的前夜。
亚马逊则更有一个异想天开的企业家贝索斯,在他的领导下,每年不惜巨额投资于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兴业务,以至于报表业绩迟迟释放不出来,好在他在华尔街拥有大量拥趸,使得亚马逊的估值居高不下。
同样是外星人领导的阿里巴巴也在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前沿技术领域不惜代价进行投资,试图获取进军未来的门票。
相比之下,其他候选对象在公司战略定位上并不是那么坚决,似乎更重视现有业务的利润和现金流的攫取,在为未来投资方面并不是那么地慷慨。
个人认为,在不考虑重大性并购事件的情况下,仅仅考虑现有业务布局,和投资者的长期偏好,谷歌和亚马逊似乎更有机会实现这一人类巅峰。当然,来自中国的“外星人“马云掌舵的阿里或许有机会成为黑马?让我们拭目以待!
2、资金面因素
从资本市场上看,投资领域的华尔街人精们也会对科技行业中的同类人给予更慷慨的支持,因为他们均有同一个使命:探索宇宙的未知和人类的极限。
也是从这个角度看,同在美国股票市场上市交易的谷歌,亚马逊和阿里巴巴的企业灵魂人物似乎更受到市场投资者的青睐。
3、可能对冲击万亿美元游戏结局产生影响的因素
这一重大因素就是行业并购!
如果存在重大并购事件,被并购主体应该就是英伟达和特斯拉吧,相信它们中的任何一家的最终投向都决定了冲击万亿美元这场人类游戏的最终结局。
你想尽快知道这场比赛的最终结果么?你也愿意参与这场游戏么?
责任编辑:旅游策划公司|农业策划公司|乡村旅游策划公司|企业咨询策划公司|策划公司|咨询公司|城乡文旅规划|项目可行性报告|养生养老策划公司|项目策划公司|规划设计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