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村旅游与文化旅游综合体开发中,要按照全面创新的战略要求,用新的思维认识、开发和管理乡村旅游与文化旅游综合体。
一、乡村旅游与文化旅游综合体开发模式
1、乡村旅游开发要与其它旅游开发相结合
乡村旅游不能理解为是一种纯粹的农业资源开发,而要与区域内其它旅游资源和旅游景点的开发结合起来,借助已有旅游景点的吸引力,争取客源,以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格局。
2、与农村扶贫相结合
开发乡村旅游可增加旅游就业机会,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缓解农村剩余劳动力对城市的压力。
3、乡村旅游开发要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
乡村旅游开发要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小城镇的建设要按旅游城镇的风貌进行控制,使小城镇本身就成为旅游吸引物之一,也可以依托小城镇发展乡镇企业、旅游商业,如农副产品的深加工、旅游纪念品的生产等。
4、与资源保护和打造生态个性相结合
在乡村旅游开发中要注意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的问题,防止旅游开发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加强与生态资源的有机结合,坚持在旅游资源开发中“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原则,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乡村旅游与文化旅游综合体项目管理模式
旅游产品的提供要得到当地社区各个部门及政策法律环境的支持,只有政府运用行政手段、法律手段及社会手段,去引导、指导旅游企业健康正常的经营,才能真正实现景区的全面持续发展。因此必须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积极探索旅游景区经营管理的新模式。
1、国家直接经营管理
国家直接经营管理模式就是国家集旅游景区的所有者和经营者于一身,景区的管理、保护和开发经费由国家财政承担,景区的门票及其他旅游项目由国家定价(一般定价很低),收入上缴国家。这种模式在市场机制不完善的条件下发挥了积极作用,在保护遗产、体现社会公共利益、资源整合等方面表现的尤为突出。在同一景区内,建设、文物、林业、水利等多个部门插手管理,严重阻碍了旅游景区的健康发展。这种模式导致资源得不到有效配置,其经济价值得不到应有的体现。严重阻碍了旅游景区的健康发展。在专业性或公益性强的景区(景点)。严格控制旅游的过度开发,保护自然文化遗产。
2、市场化经营管理模式
市场化经营管理模式就是将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真正把风景区作为一项产业来对待,将其作为独立的主体推向市场。存在的市场化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项目的形式招商引资,由多个投资主体进入景区行使经营权;另一种方式是垄断经营权,以一家作为投资主体,进行垄断经营。
但也要认识到,旅游业是以持续为目标,需要将经济、和环境效益结合起来考虑,而企业经营者往往只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环境效益。
三、乡村旅游与文化旅游综合体:传统民俗文化+旅游地产
深入挖掘项目所在地的传统文化内涵,并选取一些代表性的建筑元素和风貌通过传统生活空间的场景再现、历史建筑风格的复原、地方民俗活动的举办、地方传统商铺的引入等手段,使游客具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满足了游客对于传统文化的向往和追求。同时,配套高端住宅、酒店、商业、会所等设施,满足某些高端游客的居住、娱乐和休闲消费的需求,实现项目的开发收益。
1、典型案例——成都芙蓉古城
芙蓉古城位于成都西郊青羊界,占地50万平方米,总体投资逾3亿元。芙蓉古城以川西民居为主,同时融入江苏民居、云南民居、唐风建筑等中国传统建筑精髓而成,由四合院型的建筑群组成。集川西民居之灵气、巴蜀文化之精华、古老成都之淳朴、江南园林之情趣于一身,是中国屈指可数的融居住、旅游、休闲度假、投资于一体的大型复合式旅游地产项目。
项目由川西民居宣华园、苏州民居沧浪园、云南民居拓东园、唐风民居玉溪园、独立宅院紫宸园五个组团构成,住宅均为2~3层仿传统民居的四合院与独立宅院,建筑外观典雅美观,各种文化特色鲜明的建筑符号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神韵。老成都传统的饮食文化、童趣文化、天府街市文化、茶文化、水文化、民俗文化在这里被演绎得淋漓尽致,而芙蓉古城也因此成为西部最大的生态园林式文化旅游、休闲度假、生态居住社区。
四、乡村旅游与文化旅游综合体:欧陆风情文化+旅游地产
以文化旅游为核心切入点,将文化旅游概念融入了整个企业的发展基因,使得自己的产品具有了独特的差异化优势,从而成为了国内地产界“文化经济”先行者。选取具有较高知名度和优美自然环境的欧陆小镇作为项目的文化旅游元素,在建筑风格和整体风貌上原样复制,深入挖掘所选国外小镇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特色,打造出具有独特魅力的文化旅游项目,吸引国内游客的关注,并凭借异域文化特色提升地产的品牌和档次,构筑高端文化地产项目品牌。
2、经典案例——波托菲诺
在意大利语中,Portofino波托菲诺的本意是边界小港口。华侨城“波托菲诺”再现意大利千年古镇波托菲诺独特海域风光的原汁原貌,建于华侨城西部,占地达8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8万平方米。建筑类型包括别墅、联排别墅、多层住宅、小高层住宅、商业配套设施。项目共分三期开发,推出后引起轰动,连续获得多项国家级奖项。
在设计构思中运用了新都市主义的规划思想,意在为人们创造一个具有浓郁人文气息及地中海异国情调的社区。它别具一格的居住环境、景观、人文环境,赋予了“波托菲诺”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同时通过居住主题的创造、烘托来展现“波托菲诺”的建筑风格,使文化旅游和居住社区能够融合与统一。
五、乡村旅游与文化旅游综合体:古村镇旅游
所谓“古村镇”,是公众和媒体约定俗称的说法,从法律角度和学术内涵上并没有特别严格的界定,一般所说“古村镇"是指在某个历史时期形成的,具有一定历史意义,文化特色和艺术价值的古村古镇至于其“古”的程度,“村”“镇”尺度和规模的大小,历史建筑和街巷风貌等的保存现状等,都没有明确限定。古村镇是地方经济、文化、生活、习俗的有机整体,不仅有古建民居、历史街区及民间工艺等有形的旅游资源。更有包括民族艺术、空间环境及节事活动等无形的旅游资源。其独特的文化内涵,特别是与现代文明隔离所保留的传统环境迎合了现代游客求异心理。
1、古村落旅游的发展必须以当地旅游资源的特色为基础,以旅游客源市场的需求为核心。
强化旅游产品的参与性功能,西递宏村旅游产品应充分发挥其集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和自然资源于一体的优势,创造性地开发丰富多样的旅游项目,最大限度地为旅游者提供体验参与的机会,使旅游活动在游客与旅游项目之间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为了满足旅游者需求必须从真实性、参与性、动态性、高雅性、差异性等方面进行文化提升,全面的历史文化环境是一种背景。
2、加大旅游资源保护力度。由于古村落旅游资源的古老性和不可恢复性,所以一定要做好资源的保护工作。如果古镇旅游资源遭破坏或消失了,古镇旅游也就丧失了其发展的最根本动力。因此,要发挥古镇旅游资源的作用,首先要保持这些古建筑及其他遗迹的真实存在———不是以复制品、恢复建筑的形式存在,只有真实的,才是最有价值的。
3、加大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人才在旅游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对古村落旅游一方面要加大人才的引进力度,把高素质的旅游专业人才吸引到旅游业的发展中来;另一方面要重视现有从业人员的定期培训,从而使古村落旅游从业者的整体素质得到有效提高。
责任编辑:旅游策划公司|农业策划公司|乡村旅游策划公司|企业咨询策划公司|策划公司|咨询公司|城乡文旅规划|项目可行性报告|养生养老策划公司|项目策划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