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对标工作”是否有成效
创建专业领军企业需要继续推进和深化对标一流的工作。对标工作的开展,与加快迈进“世界一流”目标,持续保持“世界一流”地位是紧密关联的。对标工作的有效性,是“世界一流”企业建设的重要保障。
专业领军企业对标工作与综合一流的对标工作,在侧重点上略有不同。综合一流企业的对标工作,应该相对全面,在规模体量、产业发展、技术创新、品牌运营、资源配置等方面开展全方位的对标分析。
而专业领军企业对标,要重点围绕细分赛道开展,重点选择同业企业,重点关注基础技术创新、创新机制优化、主责主业聚焦、战新产业发展等内容模块,着力提升企业的“专业能力、专业优势”。
在工作方案中,专业领军企业应该明确标杆选择和后续对标重点,为创建工作提供坚实的基础。
四、“专业突出”是否有体现
专业领军企业首先要实现“专业突出”,这是示范企业创建“世界一流”的基本要求。“专业突出”重点要解决和解答三个问题,一是聚焦主责主业,二是加强人才队伍和核心资源储备,三是强化品牌建设。
聚焦主责主业,就是专业领军企业要聚焦细分赛道,通过精益运营管理,提升产品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切实实现核心主业在国内数一数二,在国际市场争抢前列地位,勇作“隐形冠军”。
加强人才队伍和核心资源储备,就是要围绕主责主业,聚合关键资源,打造专业队伍,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能力。
强化品牌建设,就是要在细分赛道成为知名企业,打造知名产品,扩充全球影响力。原来很多消费品企业关注品牌建设,而入选的专业领军企业,无论是消费品品牌,还是非消费品品牌,都应该持续强化品牌软实力,在公众面前,在行业生态中,塑造高价值品牌形象。
五、“创新驱动”是否有支撑
专业领军企业要突出“创新驱动”,这是示范企业创建“世界一流”的核心关键。“创新驱动”也要重点要解决和解答三个问题,一是打造关键核心技术,二是畅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三是包容创新风险。
打造关键核心技术,就是要在“卡脖子”技术领域不断突破,形成自主自强的核心技术优势。
要想打造关键核心技术,首先要明确哪些是“核心”,哪些是“关键”。专业领军企业应该在技术专利上做深研究,做优布局,打造技术创新的坚实壁垒。
畅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包容创新风险,是这些年大家一直高度关注的环节。要让市场决定科技创新的方向,要让市场验证科技创新的成效,要让市场成为科技创新的主阵地。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性,根本上取决于创新机制。
示范企业应在创新组织、创新管理上形成更加科学有效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真正让创新成为企业未来发展的有效驱动力。比如建立容错机制。
六、“产业引领”是否有创新
专业领军企业要做到“产业引领”,这是示范企业创建“世界一流”的使命责任。实现“产业引领”重点要解决和解答四个问题:
一是强化产业链协同;二是参与标准体系制定完善;三是加快高价值专利培育布局;四是创新工作思路,实现多种方式引领产业发展。
要做到产业引领,首先要强化产业链协同,创新工作思路。不难发现,不少专业领军企业同时也承担着集团“产业链链长”的重要职责和关键任务。
在强化自身实力的同时,关注产业生态的发展,构筑强有力的产业链体系,是专业领军企业的重要使命。产业链的协同强化,可以突出专业协同,也可以加强资本联结,还可以通过多种组织形式进行强化。
要做到产业引领,还要参与标准体系制定与完善,加快高价值专利培育布局。这既是“创新驱动”的内容组成,更是管理提升的关键所在。发明专利是创新发展的重要内容,标准制定同样也是创新发展的关键所在。
如,国家电网公司不仅拥有大量的发明专利,还在全球电网领域主导和参与了大量国际标准的制定,大大提升了企业在行业领域的国际话语权。
专业领军企业在精益管理提升中,不仅要关注企业内部标准体系的建设,还应该持续推进企业级标准成为行业标准、国家标准,乃至国际标准。
七、“深化改革”是否有动作
专业领军企业要继续“深化改革”,这是示范企业创建“世界一流”的关键内容。实现“深化改革”重点要解决和解答六个问题,一是提高治理效能,二是优化股权结构,三是健全风险管理,四是完善市场化机制,五是灵活实施激励,六是用好上市平台。这六个方面的内容,都是下一阶段国企改革的重要工作。
在三年改革行动告一段落之后,下一个三年将是国企改革继续深入、充分见实效的三年。专业领军企业需要继续吃透政策,用好政策,真正在方案中明确改革动作,激活组织活力,设定改革成效目标,加速向“世界一流”目标迈进。
八、“管理提升”是否有成效
继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之后,专业领军企业还要继续强化“管理提升”。推进“管理提升”要明确五个问题:
一是强化精益管理;二是优化组织管理模式;三是推进管理数字化和智能化;四是完善内部管理机制;五是优化资源配置。
与之前不同的是,这里的管理提升,更加强调提升实效,显现阶段成果。专业领军企业需要在“一利五率”的关键指标上实现提升,在行业中达到领先水平。
九、“五个体系”是否已优化
在创建工作中,专业领军企业还要关注“三个突出”,即:突出考核评价、突出对标提升、突出信息化支撑。这“三个突出”与企业“价值创造”行动中的“五个体系”是高度一致的。
在价值创造行动文件中,国务院国资委提出要加强能力体系建设,即优化“五个体系”——诊断体系、责任体系、执行体系、评价体系和保障体系。
这次的专业领军企业工作方案,虽然没有直点“五个体系”的建设工作,但对照发现——“突出考核评价”就是要优化评价体系、保障体系;“突出对标提升”就是要优化诊断体系;“突出信息化支撑”实质上需要建立健全企业的责任体系和执行体系。
只有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五个体系建立健全了,迈向“世界一流”的动态管理机制才能不断完善。
大家知道,200家示范企业相对成熟,有不少企业专业化也较强,甚至有不少上市公司,只是需要进一步被各界熟知。
所以,当确定成为示范企业后,你的“创新世界一流专业领军示范企业地图”是否已确定绘制边界?是否已选择好勾勒路径?是否明确了改革维度和目标?是否找好了改革突破点?
我们认为,对以上问题做到心中有数,你的“地图”方能成形,你的“改革”方能找准靶心。所以,正如笔者前面所述,创建工作不是独立的,要“内生、外向、融合”。
内生就是基于示范行动本身做好工作,如定好目标、指标、任务和机制,以及做好自查等;外向就是要结合其他示范行动或事项做好工作,如与战略目标、与对标管理提升行动等工作的协同;而融合就是推动内生和外向的融合,如与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融合等。如此做,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供大家参考。(来源:搜狐网)
责任编辑:旅游策划公司|农业策划公司|旅游规划公司|乡村旅游策划公司|企业咨询策划|品牌策划公司|企业咨询公司|家族管理办公室|城乡规划设计|项目可行性报告|养生养老策划公司|项目策划公司|规划设计公司|乡村旅游规划设计|农文旅规划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