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成都产业集团
(1)转型思路
围绕成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西部经济中心的战略目标,以产业投资为核心手段,聚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医药健康、新型材料、绿色食品等优势产业,通过资本运作、产业培育、园区建设等方式,推动成都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城市产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转型过程综述
成都产业集团在转型过程中,积极响应成都市政府的产业政策,加大对重点产业的投资力度。通过整合内部资源,成立了专业的产业投资公司和产业运营公司,实现了投资与运营的分离,提高了运营效率。在产业投资方面,采用 “直投+基金”的双轮驱动模式,一方面直接投资于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另一方面发起设立多支产业投资基金,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扩大投资规模。例如,在电子信息产业领域,投资了多家从事芯片设计、显示技术、智能终端制造等方向的企业,助力成都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同时,加强产业园区的建设和运营管理,按照 “一园一主业”的原则,打造了多个特色产业园区,如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成都医学城等,为企业提供了专业化、定制化的发展空间和配套服务。通过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和机构的合作,引进了一批高端项目和先进技术,提升了园区的产业水平和创新能力。
3、重大投资项目
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项目:投资建设了集研发、生产、生活配套于一体的国际化生物产业园区。园区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生物医学工程、生物服务等领域,吸引了众多全球知名生物医药企业和科研机构入驻。通过打造完善的产业生态系统,包括公共技术平台、专业孵化器、临床试验中心等,为企业提供了全生命周期的服务支持。目前,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已成为我国西部重要的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高地,推动了成都生物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
成都京东方第6代柔性 AMOLED 生产线项目:参与投资建设了京东方在成都的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该项目总投资巨大。项目的建成投产,使成都成为我国重要的柔性显示产业基地之一,填补了我国在高端柔性显示领域的技术空白,带动了上下游配套产业的发展,如显示材料、设备制造、模组组装等企业纷纷落户成都,形成了完整的柔性显示产业链。
(4)转型举措
产业聚焦与精准投资:明确聚焦成都优势产业,深入研究产业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精准选择投资项目,提高投资成功率。
资本运作创新与资源整合:创新资本运作方式,通过发起设立产业基金、资产证券化等手段,拓宽融资渠道,整合社会资本;同时,加强与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各方资源的整合,形成产业发展合力。
园区专业化建设与服务提升:按照产业发展需求,打造专业化产业园区,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提供产业发展所需的技术、人才、资金等全方位支持,提升园区吸引力和竞争力。
(5)转型成效
促进了成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推动了优势产业的集群发展,提升了成都在全国产业格局中的地位。
产业园区建设成效显著,多个园区成为产业发展的新引擎,吸引了大量优质企业和项目入驻,带动了区域经济增长和就业增加。
企业自身实现了快速发展,资产规模和盈利水平大幅提升,成为成都产业投资领域的领军企业,为成都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6)转型启示
紧密结合地方产业战略和政策导向是城投转型为产投类国企的重要前提,确保投资方向与城市发展目标一致。
创新资本运作和资源整合模式是实现转型发展的关键,要善于利用多种金融工具和社会资源,推动产业投资项目落地实施。专业化园区建设和服务提升是吸引企业入驻、促进产业集聚的重要手段,要注重打造产业特色和优势,提供优质的产业发展环境。
4、苏州产业投资公司
(1)转型思路
以服务苏州产业创新发展为核心,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通过整合产业资源、创新投资模式、构建产业生态,转型为具有全球视野和区域影响力的产投及产业类集团,推动苏州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助力苏州打造产业创新高地。
(2)转型过程综述
苏州产投在转型过程中,积极整合内部资源,梳理旗下各类产业资产,将分散的投资业务进行集中管理。加强与政府部门、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例如,与苏州大学等高校合作共建科研成果转化平台,推动高校科研成果向实际生产力转化。在投资模式上,从传统的财务投资向战略投资转变,注重对产业链关键环节的投资布局。设立了多支产业投资基金,总规模达数百亿元,投资领域涵盖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积极引进国内外优质项目和企业,促进产业集聚发展。例如,成功引进了一家国际知名的生物医药企业在苏州设立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带动了本地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
(3)重大投资项目与业务举措
产业投资基金运作与项目投资:发起设立了规模为100亿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投资基金,投资了多家在人工智能、大数据、集成电路等领域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其中,投资的一家人工智能企业,在基金支持下,成功研发出先进的智能算法,广泛应用于智能制造、智能安防等领域,推动了苏州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
产学研合作项目推进:与中科院苏州纳米所合作,共同建设纳米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基地。基地汇聚了一批纳米技术领域的顶尖科研人才,开展了多项前沿纳米技术研究项目,并成功实现了产业化应用。例如,在纳米材料制备技术方面取得突破,相关产品应用于新能源电池、高端电子器件等领域,提升了苏州在纳米技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产业园区建设与运营服务:投资建设了苏州产投科技产业园,园区总建筑面积达数十万平方米,规划了研发办公区、中试生产区、配套服务区等功能区域。为入园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包括行政审批代办、技术研发支持、人才招聘服务、市场推广服务等。通过打造良好的产业生态环境,吸引了众多高新技术企业入驻,形成了产业集聚效应。
(4)转型成效
推动了苏州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多个产业在国内乃至国际上的竞争力显著提升。产业投资基金取得了良好的投资回报,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支持。产学研合作项目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提升了苏州的科技创新能力。产业园区成为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平台,入园企业数量不断增加,产值持续增长。苏州产投在产投及产业类领域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成为苏州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5)转型启示
强化产学研合作,整合高校、科研机构资源,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是推动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
设立大规模产业投资基金,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能够有效引导产业发展方向,培育产业集群。
打造产业园区,提供全方位服务,有助于吸引企业入驻,形成良好的产业生态。(来源:搜狐网)
责任编辑:旅游策划公司|农业策划公司|旅游规划公司|乡村旅游策划公司|企业咨询策划|品牌策划公司|企业咨询公司|家族管理办公室|城乡规划设计|项目可行性报告|养生养老策划公司|项目策划公司|规划设计公司|乡9村旅游规划设计|农文旅规划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