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流程优势:通过管理让对手难以模仿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最后一个来源—流程优势。流程优势的本质,是企业将管理智慧固化为可传承的基因,在看似同质化的运营中培育出独特的组织生理机制。这种力量不依赖于某项技术专利或资源垄断,而是通过管理体系的内生进化,形成难以被复制的运营范式。
如建筑企业的流程优势往往遵循 “简单规则—复杂涌现”的演化路径。初期通常仅是确立若干基础管理原则(如“所有变更必须双向确认”),随着组织规模扩张,这些简单规则在具体场景中衍生出丰富的行为范式。当管理流程进化到足够复杂的阶段,就会产生“路径依赖性”。此时即便竞争对手获取全部流程文件,也难以在本企业使用。这种优势源于管理流程与文化基因的深度耦合,正如丰田生产体系无法脱离“持续改善”的文化语境独立存在。
但需要注意的是,过度追求流程标准化可能扼杀组织柔性,将管理优势异化为创新阻力。真正的流程优势应保持“结构化”与“弹性化”的动态平衡,既通过刚性框架保障运营底线,又保留应对不确定性的灰度空间。
八、用核心竞争力构建企业的护城河
企业竞争力定义:在市场条件下,企业通过培育自身资源和能力,获取外部可寻资源并综合加以利用,在为顾客创造价值的基础上,实现自身价值的综合性能力;在竞争性的市场中,一个企业所具有的,能够比其他企业更有效地向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并获得盈利和声望的能力。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一种排他的能力,它可以帮助企业构建竞争壁垒。因此,企业发现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并持续放大它,就成为战略制胜的关键。在分析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时,可从七个维度出发:规模经济、网络效应、反向定位、转换成本、品牌效应、稀缺类资源与流程优势。
(一)企业的竞争力分为三个层面:
产品层:包括企业产品生产及质量控制能力、企业的服务、成本控制、营销、研发能力。
制度层:包括各经营管理要素组成的结构平台、企业内外部环境、资源关系、企业规模、品牌等。
决策层: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企业的决策力,它包括把握全局、审时度势的判断力,大胆突破、敢于竞争的创新力,博采众长、开拓进取的文化力,保证质量、诚实守信的亲和力。核心竞争力是群体或团队中根深蒂固的、互相弥补的一系列技能和知识的组合,借助该能力,能够按世界一流水平实施一到多项核心流程。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长期形成的,蕴涵于企业内质中的,企业独具的,支撑企业过去、现在和未来竞争优势,并使企业在竞争环境中能够长时间取得主动的核心能力。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组织独有的,能够创造顾客价值并得到了顾客认可的,超越竞争对手的一种能力。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指某一组织内部一系列互补的技能和知识的结合,它具有使一项或多项业务达到竞争领域一流水平、具有明显优势的能力。
麦肯锡定义:所谓核心竞争力,就是对不确定性和其中存在的机遇的预见能力;对内、外部风险和问题的洞察能力;组织对战略、决策的实施能力;在内外部条件变化时超前的核心竞争力和更新能力。
循环定义:企业竞争力中那些最基本的、能使整个企业保持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获得稳定超额利润的竞争力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竞争地位强度指标
如果继续当前战略,企业的竞争地位是会加强还是下降。
企业在关键成功因素(KSF)和相关竞争优势能力方面的排名(与竞争者相比较)。
企业是否具有持久的竞争优势,以及与特定的竞争对手相比是否处于劣势。
企业捍卫其竞争优势的能力取决于行业推动力、竞争压力、估计的竞争对手动向。
(三)竞争优势比较方法
列出行业的主要成果因素(KSF)和其他衡量竞争优势的主要指标。
给企业和其竞争者打分(1到5分或1到10分)。
决定试用加权平均还是非加权平均。
将每项的分相加得出总分。
根据各个企业最后总的得分,可以了解到它处于劣势还是优势。
(四)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方法
1、战略方面
企业战略的制定要从战略方向、战略目标、实现战略的手段三大方面着手:
战略方向:如开元国际的战略方向有两个层次,一是要成为物业服务的一面旗帜,围绕知识服务业去拓展;二是将企业品牌由企业形象代言,强化企业文化,并将其成功地注入社区之中。
战略目标:要从企业实际出发,按照规划时间依次制定。例如开元国际的目标分为长期、中期和近期三个层次,最高战略目标即企业愿景目标是做中国最好的物业管理民营企业,受到客户、同行、员工的三方面尊重;中期目标是开拓本地和内地战略目标市场,每个市场拓展3到5个点。
2、人本方面
激励和管理员工:管理者要懂得激励和管理人,使其发挥最大效应。如进行员工档案管理,包括培训档案、保密档案、户口问题、职业发展规划等,形成完整的人才库。打好基础人事管理后,考虑绩效管理和薪酬组合,做到奖勤罚懒,奖优罚劣。
人力资源二元论:正确看待员工,人不仅是成本,还是资本,企业的高管人员、核心人员及有价值的人员不仅参加一次分配,还要参加二次分配。
职业生涯规划:公司为员工安排丰富的职业生涯路径,通过日常活动和员工感情建立启发职业生涯。
建立学习型组织:企业要让员工有学习的动力和压力,培养和引导其学习的意识、能力和方法,依靠良好的环境、适当的机会、完善的培训体制和合理的薪酬标准来吸引和留住人才。
3、文化方面
提炼企业文化:从个性中提炼出共性,让员工认同个人和企业是合作关系,明白蛋糕原理、利益机制,即蛋糕做大了自己也会受益。
分享、推广和贯彻企业文化:通过制度体系保证,如《员工手册》规范员工行为,确定基本责权利;内部刊物作为文化有形载体和沟通桥梁,促进信息交流;通过总经理办公会议等形式进行沟通。
责任编辑:旅游策划公司|农业策划公司|旅游规划公司|乡村旅游策划公司|企业咨询策划|品牌策划公司|企业咨询公司|家族管理办公室|城乡规划设计|项目可行性报告|养生养老策划公司|项目策划公司|规划设计公司|乡村旅游规划设计|农文旅规划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