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正在进入普遍休闲的社会进程中,休闲创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也促进了城市发展的转型。目前,中国有越来越多的城市提出了打造“休闲之都"或建设"休闲城市"的目标,如杭州提出打造“东方休闲之都"的目标;成都提出要建设“中国休闲之都"和“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目标;天津也将“近代缩影、渤海明珠、北方休闲之都"作为未来的城市形象。那么休闲城市的内涵是什么?什么样的城市才能称得上是休闲城市呢?
一、休闲城市的内涵
关于休闲城市的内涵和外延众说纷纭,大体上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休闲城市强调城市的普遍休闲功能,预示着城市未来发展方向应以满足居民和游客的休闲需要为导向,更加重视创设良好的休闲环境;
狭义的休闲城市特指以休闲功能为城市主导,城市休闲特质明显、休闲功能突出、休闲产业发达,城市休闲空间和休闲设施充足,休闲公共管理与服务机制完善的城市。由于城市的地理位置、历史传统、自然条件、经济条件等诸多方面的差异,并不是具备休闲功能的城市都可称为休闲城市。在中国,休闲城市只能是那些在休闲特征及休闲产业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与绝对优势的少数城市,如杭州、成都、上海。
休闲城市的关键在于城市发展理念。根据吕宁(2011)*①的研究,国外成功的休闲城市大体上有三种实践模式:
第一,以城市人居环境最优取胜,如日内瓦温哥华、巴塞罗那等。这此城市凭借优良的人居环境和世界性知名度,聚集了有利于城市发展的各种文明要素,得以快速并持之以恒的发展。
第二,第二,以特色休闲资源或休闲活动取胜,如水城威尼斯、艺术之都佛罗伦萨、时尚之都米兰、黄金海岸夏威夷,以特色的自然、人文资源为核心竞争力,开展休闲活动。赌城拉斯维加斯,并不具备资源竞争优势,但城市休闲以时尚、新奇、刺激、个性化的活动为核心竞争力,也能成为优秀的休闲城市。
第三,第三,以休闲综合实力强而取胜。纽约是最典型的休闲产业、休闲经济发达的休闲城市,伦敦、巴黎、马德里也是在世界级城市的基础上具有强大休闲综合实力的休闲城市。
二、休闲城市的评价标准
很多学者如闪媛媛(2005)*②、王晓丽、王学峰(2007)*③、魏小安、李莹(2007)*④、华钢、楼嘉军(2009)*⑤,曹新向等(2010)*⑥,陈敏(2010)*⑦,吕宁(2011)*⑧等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休闲城市的评价指标。在此基础上,一些社团组织也推出休闲城市的标准:
其一,小康杂志社于2007年推出的“中国休闲城市推选指标体系";
其二,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休闲经济研究中心和国际休闲产业协会(ILIA)于2010年4月联合发布“休闲城市评价标准体系”;
其三,全国休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98)于2010年6月推出“城市休闲指数(CLI)”。
无论研究者还是社会团体,目前主要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来分析休闲城市的评价标准,且主要集中于对评价变量的完善,对于在量化基础上的定性分析略显不足。
休闲城市的评价标准应涵盖城市的历史文化传统、生活方式、自然社会条件等多个层面,只有明确休闲城市评判的具体标准,才能为休闲城市的规划建设提供基本的指导原则。
(一)历史文化传统。传统的休闲城市应当具备以下几个条件:①历史上较少发生战乱和严重的自然灾害。②经济特别是农业经济发达,物产丰富。③气候宜人。④居民有喜好游乐的传统,节庆活动和游乐活动丰富多彩。⑤历史文化遗迹多,生态环境好,为休闲留下了足够的尘间。
(二)休闲的生活方式。休闲是任何人在必要工作时间之外都能为之的行为,是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状态。休闲的生活方式,体现着一个城市的总体休闲水平。
居民的生活态度。城市居民对目前的生活状态基本满意,对所居住城市的环境满意,对周围居民的生活方式认同度较高,并且有长久定居的打算。
特有的生活习惯。居民生活习惯是影响城市休闲环境的重要因素,主要包括城市居民的消费习惯,体现在大家的消费习惯和消费结构基本一致;居民的娱乐消遣活动,体现在城市居民有深受喜爱的集体娱乐活动、地方传统戏曲等;城市地方节庆,体现在居民对当地节庆参与的热情较高、有特色庆祝仪式;城市特色餐饮,体现在当地居民养成地方特有的饮食习惯。
我国学者魏小安、李莹(2007)曾在其《城市休闲与休闲城市》一文中提到休闲城市的两个细节,“第一个细节是走路的速度,第二个细节是吃饭的速度",城市居民的这两个生活细节,也是体现城市休闲状态的重要形式之一。
成都和杭州都是国内知名的休闲城市,下表是两城市就生活方式这一标准的简要对比。
(三)自然社会环境。自然社会环境也体现了休闲城市很重要的特色。
1、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是评价休闲城市的最基本标准之一。没有良好的自然环境作为基础,就很难形成生态良好、舒适闲适的外部休闲环境,休闲活动的空间与时间维度将会受到极大程度的限制。
休闲城市体现在自然环境方面的指标主要包括:近五年城市平均全年适宜度假的天数(≥240天);城市建成区噪声平均值小于58分贝;绿化覆盖率较高;具有较为丰富的水体面积:滨河、滨湖土地面积占一定比例,且水质较好;气候宜人;城市空气污染指数小于100的天数达到300天以上。
城市的水景、绿化覆盖率、气候等可感知的自然环境对休闲城市的评判标准影响较大,如杭州、上海、南京、重庆、武汉等城市,在七八月由于气候炎热,较不适合于居住休闲。如果一个城市的年适宜休闲度假天数不能大于200天以上,这个城市很难成为一个以休闲为特色的城市。
2、社会环境
城市的社会环境体现着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良好的社会环境是城市居民生活幸福的基本要求,也是影响外来游客是否进入城市休闲旅游的重要因素,是休闲城市应具备的最基本条件之一。
总体上看,城市的社会环境映射在休闲方面的指标可以总结为“一强两高",即城市包容性强、幸福指数高和宜居指数高。
3、城市包容性强
零点公司曾对城市包容性做过专门调查,他们认为,所谓包容性是指外来人不仅可获得经济物质条件的满足感,还能迅速融入当地文化,融入当地生活圈子,安居立业,获得深层次满足感。包容性调查体现在沟通、就业、就学、做邻居、子女结婚等方面。调查结果显示,三亚、成都等休闲城市的包容性在调查城市中居于前列。
4、幸福指数高
幸福指数测量的是人们的幸福感,它是反映民众主观生活质量的核心指标。是人们对生活总体以及生活领域的满意感,是人们所体验到的快乐感,是由于潜能实现而获得的价值感。人们的幸福感决定于城市的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
城市幸福指数是通过对一个城市的居民收入、生活水平、健康水平、人际关系、成就感、安全感和对工作的满意度的调查计算得出的一个综合指数。城市幸福指数的高低直接反映一个城市的居民幸福感,从而影响城市的休闲氛围。由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联合中国市长协会《中国城市发展报》共同主办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调查推选活动,已经连续举办八年,是目前中国最具影响力和公信力的城市调查推选活动。由活动推选的荣获'2016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分别为:成都、杭州、南京、西安、长春、长沙、苏州、珠海、北京、上海。这一调查结果从侧面反映了城市休闲与幸福指数的密切关系。
5、宜居指数高
影响宜居指数的十大因素为水电等能源供应、通信便捷度、交通状况、人际关系、日常生活服务机构、房屋朝向、商业发展程度、文化氛围、经济水平及社会治安。良好的宜居环境是休闲活动开展的重要保障。
6、城市治安环境好
强拉游客、敲诈勒索、欺行霸市、围追兜售、尾随强卖、乞讨、假冒伪劣商品、价格欺诈、胁迫消费、盗窃、抢劫都将导致人没有心思,也没有良好的环境去休闲。
责任编辑:旅游策划公司|农业策划公司|乡村旅游策划公司|企业咨询策划公司|策划公司|咨询公司|城乡文旅规划|项目可行性报告|养生养老策划公司|项目策划公司|规划设计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