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之后,整个国际格局已经发生变化,国际经济治理结构、机制已不能适应新的发展要求,出现式衰,全球经济治理体制亟需重构。
一直以来,中美经贸关系都被视作是中美关系的压舱石而备受重视。尤其是作为彼此极其重要的贸易伙伴,中美两国的经贸往来频繁,双边贸易额保持不断增长,但是近期,这一关系却受到严峻挑战。
近日,瞭望智库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联合举办“中美贸易与战略”研讨会,十余位相关领域的学者就此展开充分讨论。
自2017年开始,美国对中国启动一系列贸易制裁措施,在多个贸易领域对中国进行调查,近期这一趋势更是愈演愈烈。
从历史上来看,美国对中国的经贸打压并非第一回了,但是这一次的影响之大、手段之严厉不得不说是中美建交以来的首次。
为什么美国会采取这样的手段?中美经贸关系发展的难点在哪?未来又将如何延续?
一、国际经济格局正在被重塑
随着中国的崛起,整个国际经济格局正在被重塑。
二战之后,在全球治理的过程中,以美国为主导的发达国家建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以及货币体系。该体系的三个主体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集团以及从“关税和贸易总协定”逐渐演变过来的世界贸易组织,它们对全球治理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这些体系由发达国家主导,没能使新兴经济体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更有效地参与全球治理,正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
作为新兴经济体的代表,中国的表现尤为抢眼。今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经过这四十年的发展,中国实现了大国崛起,并发展成为全球经济的主要参与者。虽然从国民生产总值、消费、科技实力、研发支出等方面而言,中国距离美国这个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仍然有一定差距,但不可否认的是,两者间的差距正在不断缩小。尤其是这几年中国在航空航天、智能制造、互联网大数据等高科技领域的发展,让美国这位全球霸主感觉到了威胁。
而从另一方面看,作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美国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的发展并不十分理想。自危机之后,美国的经济增长一直比较缓慢,虽然国内失业率已降至最低,但其国债规模在今年3月已经突破31万亿美元,比美国经济规模还要大。其2017年贸易逆差也创下2008年来新高,达到5660亿美元。而在其债务规模、贸易赤字不断扩张的背后,是寅吃卯粮又难以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无奈现实。
正如巴林·艾肯格林在描述美国大萧条期间的评价,各国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是因为现有的体制和政策效果令人失望。改变现有的体制是很难的,但是把责任归结到外部因素上,却很容易。随着中美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美国自然把矛头对准了中国。
这一幕似曾相识。上世纪七十年代,日本已经是美国在东亚地区的重要盟国。但是随着日本经济的蒸蒸日上,日美贸易摩擦不断。最终,故事以日本签署“广场协议”结尾,日本经历了“失去的十年”,至今仍没能从那场经济衰退里摆脱。
纵观全球,今时已不同往日。尤其是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之后,整个国际格局已经发生变化,国际经济治理结构、机制已不能适应新的发展要求,出现式衰,全球经济治理体制亟需重构。
二、中美两国依然需要彼此
那么,在目前的框架下,中美两国是否还需要彼此?答案是肯定的。中美双方的双边合作越是进展良好,对各自越是有利,溢出效应也将惠泽其他国家。
从贸易的角度看,自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后,两国贸易额发展突飞猛进,到2017年已经超过5800亿美元,双向投资也在不断增加,这给中美两国都带来了巨大利益。中美两国贸易的互补性远大于竞争性。美国从中国进口了大量物美价廉的商品,并在对中国的投资、高科技产品等出口中获得了巨大收益。而中国也在双边贸易中积累了大量外汇储备。根据美国海关的初步统计,2017年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大概为4297亿美元,进口1539亿美元。
同时,作为目前世界最大的两大经济体,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前行,中美两国的合作伙伴关系将进一步得到深化和推进。而且,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国内改革进程的推进,国内的市场容量将进一步扩大,有巨大的消费和发展潜力需要释放,美国将继续从中国的发展中受益。而作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美国不仅是我国出口的重要市场,而且是我国在高端智能制造、汽车航空、光学设备等产品的主要进口方。美国在高科技产品方面的发展程度,依然是需要我们不断追求的目标。彼此对抗、彼此抛弃并不符合双方利益诉求。
但是短期内,中美之间仍然会因为一些客观因素而导致贸易摩擦和争端,未来经贸关系的发展仍然面临以下四方面的障碍:
第一,中美冲突的本质是制度之争。中美两国不同的政治制度决定了双方在意识形态等问题上的分歧,这种分歧在最近变得越来越明显。之前的贸易纠纷还可以通过多边框架的谈判进行解决,但是这一次相比过去,形势更为严峻和复杂。
第二,不确定性增加。不确定性是外交冲突的动力,目前的不确定性主要来自特朗普。作为美国历史上性格最为独特的总统,特朗普的行为常常让人难以捉摸,如何应对他带来的不确定性,是我们面临的一大挑战。
第三,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亟需变革。此次,美国跳过由其主导建立的多边框架WTO,启动一系列针对中国的调查。有一个原因就是美国对现行体系存在不满。但是,如果国家间的贸易来往不能放到一个双边、多边的框架下进行谈判协商,那么整个国际贸易秩序将受到严重的打击,从而冲击整个国际秩序。今天WTO所面临的危机比以前更加严峻,但世界各国对世贸组织规则的依赖程度比以往更高,因此,改革的迫切性也更高。
第四,中美企业间沟通遭遇困境。在之前遇到贸易争端时,美国的企业为了自身利益会为中国斡旋发声,因为他们从中国的开放中得到了很多红利。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的成熟发展,外商原有的特殊待遇取消,同时国内企业的竞争力也不断提升,外商从我们这里能拿到的超额收益越来越少。因此,遇到贸易争端他们不仅不再为我们发声,甚至还怂恿美国政府对中国施加更多的限制。贸易的背后,其实是国际集团的较量。
世界纷纷扰扰,摩擦和纠纷不断。任何一方对对方的打压和制裁都无助于局势的逆转。中美在全球价值链的分工格局正在不断发生变化,因而带来的中美贸易关系也肯定会随之变化。由现代科技革命与生产力发展所决定的贸易与投资自由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趋势终将不可阻挡,这种变化是历史的必然。(来源:瞭望智库)
责任编辑:旅游策划公司|农业策划公司|乡村旅游策划公司|企业咨询策划公司|策划公司|咨询公司|城乡文旅规划|项目可行性报告|养生养老策划公司|项目策划公司|规划设计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