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INFORMATION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宁南山:当前中国经济形势的一些想法(二)
发布时间:2018-12-04

第四个事实:加快速度,用5000亿元为中国居民补血,但是还是不够。非常显然,严厉遏制房价上涨,同时通过各种手段为中国居民补血,对冲房价猛涨带来的这几年中国国民借钱急剧增多带来的负面影响。 

其中体会最为明显的,就是今年以来个税改革执行速度有所加快,2018年8月31日修订的个人所得税法,到10月1日就开始执行5000元起征点了,而不是再等两个月到2019年1月1日正式生效才开始执行。8月31日,财政部副部长程丽华在回答关于个税起征点的问题时,说出了两个数据:

1、仅以起征点从每月3500元提高到每月5000元这一项因素来测算,修法后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占城镇就业人员的比例将由现在的44%降至15%;

2、起征点提高到每月5000元,从总体上来讲,我们的税收一年大致要减3200亿。副部长说的3200亿,显然是以2017年的数据计算的2016年我国个税收入10089亿元,同比增长17.1%;2017年全国个税收入11966亿元,同比增长18.6%;按照过去两年个税18%左右的增速,今年个税收入估计会超过14000亿元,按照同等比例估算,光是起征点上升到5000元,今年减税就可以达到3700-3800亿元。

实际上减税并不只有这些,还有六个项目的专项扣除,个人继续教育,子女教育费用,赡养老人,租房,首套房贷,大病这六个项目中,房租和房贷是二选一的关系,而且扣除差不多,房贷按照1000元每月免税额,房租按照800-1200元每月免税额,中值也是1000元。由于房租和房贷是二选一,所以实际上是五项扣除,这五项里面大病和个人继续受教育两项的情况很少,95%以上的人都不会有这样这两项,所以其实对95%的中国人来讲,专项扣除主要是三项:住房支出1000元每月,子女教育1000元每月和赡养老人2000元每月。这三项主要项目里面,有两项是30岁以下年轻人涉及不多的:

1、赡养老人限定了是60岁以上,所以30岁以下年轻人一般不能免除。

2、子女教育这个30岁以下年轻人也涉及不多,毕竟小孩上学(学前教育)要3岁以后了,除非你二十五六岁就结婚并且生孩子。

可以说这个专项扣除对“上有老,下有小,还房贷或者租房住”的30岁以上中年人受益最大。他们绝大多数人起征点达到了9000元每月(5000元+赡养老人2000元+房贷1000元+1个小孩上学1000元),所以你看到各种官方媒体上计算专项扣除的时候,肯定都是拿这个群体来进行计算,比如央视财经在计算专项扣除免税的时候,是这样计算的:

北京的小明每个月到手工资2万元,个税修订前,按照3500元起征,每个月纳税3120元;起征点上调到5000元,每个月纳税下降到1590元;考虑专项扣除(1个小孩1000元,北京租房1200元,赡养老人2000元,继续读在职研究生400元)后,起征点变成了9600元,每个月纳税为830元,总共降低73.4%。

在央视财经的这个例子里面,虽然没有直说,但是小明就是个小孩3岁以上,并且老人年龄大于60岁的30岁以上人士。当然,30岁以下的年轻人,虽然很少有小孩和老人两个扣除项,但是起征点也同样达到了6000元以上(5000元+1000元房租或者房贷),大部分人都不会缴纳个税了。 

所以总的来看,起征点提高到5000元,减税大约3700-3800亿元,加上各种专项扣除的话,一年减税应该在5000亿元以上,这个真的算是大红包了。

有的公司工资发的比较早,10月份的工资现在已经发了,有个兄弟就直接说,这个月到手多了一千多元,一年算下来,相当于得了一个1.5万元以上的大红包。他是个年龄已经超过35岁的大龄单身汉,因此后面还可以抵扣老人赡养个税。

然而跟每年7万亿的新增居民贷款比起来,这个幅度虽然能够让人感受到惊喜,但是还是不够。 最近三个月的几件大事,可以说是看中央政府对待经济发展几个举措:

1、一个会议:7月31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该会议是部署下半年的经济工作,明确的提出“下决心解决好房地产市场问题,坚决遏制房价上涨”。这是遏制居民的现金继续流向房地产,阻止居民继续大规模借债,以稳定消费增长。 

2、一个意见:2018年9月20日,国务院发布意见《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可见已经消费增速的下行带来危机感,需要通过激发消费潜力来对冲。 

3、一个方案:2018年9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实施方案(2018-2020年)》 

该方案明确了六个任务:

第一、放宽服务消费领域市场准入

这是为了降低门槛,吸引更多高质量的供给进入市场,以刺激消费,其中提到几条很有意思,比如以前建立养老机构是需要许可的,以后都会取消,促进提供更多的养老院供给;比如研究开发京杭运河具备条件航段的航运旅游;比如准备在海南目前对59国外国人入境旅游免签的基础上,研究进一步扩大免签范围;再比如目前我国体育频道主要是在央视,转播国外顶级体育赛事也是央视主导,以后要引导有条件的地方电视台创办体育频道,同时要打破大型国际体育赛事转播垄断,引入体育赛事转播竞争机制;再比如将会制定实施大力发展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的政策措施,目测这是刺激消费,同时又提振生育率的手段。

第二、完善促进实物消费结构升级的政策体系

第一条是服务消费,这一条就是实物消费了,而实物消费里面提到了五个方面:租房,汽车,绿色产品,5G电子产品和商贸创新。比如说汽车,如何促进汽车消费?方向是新能源方向。“继续实施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完善新能源汽车积分管理制度”,同时“加大停车设施建设资金支持力度”。但是我猜你肯定对租房这个最感兴趣,方案中提到,要“支持专业化、机构化住房租赁企业发展”,“鼓励有条件的城市结合实际探索发展共有产权住房,多渠道解决群众住房问题”,同时“加强舆论引导,稳定市场预期。”

所以以后万科,自如,魔方这样的公寓品牌,还会不断的横扫全国各大城市的城中村。

第三、加快推进重点领域产品和服务标准建设

比如修订提高生鲜乳、灭菌乳等国家标准。

第四、建立健全消费领域信用体系

其中一个重点是加快建立守信“红名单”和失信“黑名单”及管理办法,实施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措施。以后借钱不还的人,各种惩罚和限制会越来越完善。

第五、优化促进居民消费的配套保障

这里面比较注意的是,又提到了“积极开展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我之前关于养老的文章里面,发现国家就不断的强调要搞商业养老保险,作为养老的第三支柱,第一支柱是社保养老金,第二支柱是企业年金。如果你购买商业养老保险,就可以个税优惠。目前从2018年5月1日开始,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保险已经在上海,福建省和苏州工业园区开始试点

第六、加强消费宣传推介和信息引导

这个没啥,就是宣传和加强统计体系建设。总结下:

房地产过热的长尾效应。2015年初开始的房地产过热,持续了差不多20个月的时间,虽然到2016年9月30日就开始新政进行压制,但是全国各个大城市出现了房价倍增的状况,由此带来的房价高企,大大推高了中国居民每年的新增贷款金额,从每年新增三万多亿,一跃上升到每年新增七万多亿的贷款。

从而社消总额增速逐年降低,2015-2018年1-9月三年时间下降了2.4个百分点,而且直接影响到了最大宗的商品销售汽车,今年四五月以来我国龙头自主企业增速几乎集体出现大幅下滑,我国自主品牌从市场吸取的力量减弱,从而影响到行业薪资提升和研发投入的提高,这对我国汽车产业升级十分不利。

即使从2016年930开始,全国大城市房价没怎么涨了,到现在都已经两年多了,但是对消费市场的效应在2018年依然得以强有力的显现。 

三、消费降级还是消费升级?

1、其实从除了汽车的大众消费品来看,总体仍然处于消费升级的态势,注意是除了汽车。以今年1-9月为例,中国国家统计局官方认可的“消费升级类商品”,销售增长明显快于其他商品。日用品和通讯器材、同比分别增长13.4%、10.7%、,较上年同期分别加快5个、1.4个百分点。这个日用品,就包括化妆品,这个显然是个人增值类商品。这个通讯器材,就包括手机在内的商品,很显然,现在老百姓买的智能手机是越来越贵了。

当然了,汽车同样是官方认可的“消费升级类商品”,这个高单价商品显然就萎靡了。 

2、老百姓有“消费降级”的感受,是因为住房支出增长过快。下图是2018年前三季度中国城镇居民支出,我们可以看出住房和医疗支出增长是最快的,其中住房支出是第二大支出,达到了10.8%的增速,比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还要快的多,并且是绝对额增长最多的支出。而其他各种主要消费支出增速都不到7%。居住支出占消费的比例增长很快。 

这个显然就不太合理了,也就是说,虽然老百姓各种主要商品消费仍然是有升级的趋势,但是因为住房支出快速增长,让人的获得感降低,从而产生“消费降级”的感觉。举个例子,你今年工资涨了500元每个月,但是房东通知你房租上涨300元每个月,虽然从数字上来看,你的收入仍然是增加的,但是从感觉上来看,你会觉得房租上涨怎么这么快,产生了房租会继续猛涨的预期,从而产生压缩开支的心理。

3、最后一个就是有房者和无房者的分化。我们都知道,由于旧改等因素,今年夏天以来,全国大城市出现了房租猛涨,深圳也是同样,网上出现了大量抱怨和吐槽房租过快上涨的留言,各种关于房租的文章频现10万+。我自己微博上,还转了个住在深圳城中村,月薪四千的年轻妈妈今年七八月份的搬家经历。

当然现在这篇文章已经被不在了。实际上我的小区今年以来房租就上升了20%以上。然而这些对有房者来说,并没有什么感觉,甚至还是很大受益者。我所在的小区业主群里面,业主们都在讨论今年深圳房租上涨的问题,但是很显然大家对房租上涨显然是持欢迎态度的,因为里面不少人有二套房三套房。

对于租房一族来说,显然会对消费降级更有共鸣,毕竟房租涨个500元一个月,一年6000元就没有了。而对有产者们来说,房价涨不涨,住房支出是没有变化的,因此除了这两年的新购房者觉得房贷太高之外,大多数有产者对消费降级并没有什么感受,甚至很多人还获得了房租的收益,因此在继续消费升级的路上走。

这种分化,就不利于阶层流动了,中国的理想模样,应该是“十亿中流”,十亿中产阶级撑起中国的消费和中国的发展,成为支撑国家的厚重基石,这样的国家才能让国民更有获得感。(作者:宁南山)

 

 

责任编辑:旅游策划公司|农业策划公司|乡村旅游策划公司|企业咨询策划公司|策划公司|咨询公司|城乡文旅规划|项目可行性报告|养生养老策划公司|项目策划公司|规划设计公司


地  址:成都市双楠路龙门巷50号  电  话:028-69295652  手  机:13980851861 / 13880816811  邮  箱:zshceceo@163.com  Q Q:1183018636

Copyright @ 1998 - 2012 www.zshc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四川智森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备案编号:蜀ICP备2024073607号

技术支持:中联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