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组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是新一轮以“管资本”为主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的重要举措。本文在对浙江省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及其子企业调研的基础上,总结剖析了其在平台化运作、构建投融资体系、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好的做法,供国有资本运营类公司借鉴,并在发展战略、投资布局、市场化改革、风险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参考性建议。
2013 年 11 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组建若干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支持有条件的国有企业改组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自此,全国拉开了以管资本为主的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的序幕,一批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陆续改组组建,推进国资国企分类、分批授权,进一步激活市场化经营机制,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着力推动国资国企做强做优做大。
自 2014 年起,国务院国资委先后选择国家开发投资集团、中粮集团、中国诚通控股集团、中国国新控股等 21 家央企开展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以来,中央和各省属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在“定战略、调结构、创模式、试机制、强党建”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运营模式逐渐清晰成熟,综合实力、竞争力、影响力得到较大提升,出现了一些做得较好的、值得借鉴推广的经验做法。
浙江省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江省国资运营公司)组建于 2017 年,是全国较早推进两类公司试点的 23 家国资运营公司之一。经过 5 年努力,逐步打造了资产运营、股权投资、基金管理、融资租赁等业务板块与运作平台,管理(参与)33 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到 2021 年底,该公司资产总额从 1478 亿元增长至 2620 亿元,净资产从 344 亿元增长至 690亿元,净利润从 21 亿元增长至 108 亿元,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国有资本运营“浙江模式”。
一、对标一流,打造国资运营平台标杆
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宗旨是围绕经济发展战略和国有资本发展规划,以市场经济环境变化为基本导向,以资本运作为基本手段,在优化国有资本结构中,不断发挥国有资本的导向作用和职责功能,不断创造新的经济价值,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和增值,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国资力量。浙江省国资运营公司立足“资源配置、资本运作、战略投资”平台功能定位,坚持服务于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坚持市场化经营机制,发挥功能优势、专业优势、资金优势,在支撑政府重大战略落地、国资国企整合重组与改革、战略新兴产业培育、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1、资源配置平台
国资国企改革主要内容之一,是推进国资国企产业结构调整,聚焦主责主业;推进政企经营性资产脱钩,实施国资统一监管;推进低效无效资产处置,提升国资国企资产质量。
浙江省国资运营公司坚持一企一策,针对主业突出、具有一定竞争力的企业,通过改制改革、资产剥离等措施,支持其做强做大;对体量较小,业务相关性较强的企业,实施合并同类项,开展专业化经营;对低效无效资产,坚决处置变现;通过发行抵押贷款支持票据(CMBN)等资产证券化手段,盘活存量房产。截至 2022 年 6 月底累计实现存量项目、股权债权、土地房产、不良资产等退出变现约 179 亿元。
2、资本运作平台
国资国企监管体制由“管资产”转向“管资本”,资本运作成为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最重要的经营手段之一。以资本为纽带,充分发挥资本流动属性,通过资本巧妙腾挪运作,实现资本保值增值。
浙江省国资运营公司通过参与引战混改、接收非主业资产等,支持物产集团、建设集团完成整体上市,参与省交规院、省军工集团等 6家国企混改;组建上市公司定增基金,积极支持省内上市公司再融资;联合各地市国资,组建首期规模 15 亿元的浙江省战略配售基金;联合其他资本,广泛参与上市公司并购重组项目,推动上市公司产业转型升级;联合当地政府,参与上市公司大股东纾困项目,维护社会金融稳定。
3、战略投资平台
战略投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赋予国有企业的历史使命,是新时代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过程中赋予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新平台的重大责任。国有资本运营公司通过对战略性重大项目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资,引领带动社会资本跟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
浙江省国资运营公司通过发起设立母基金、产业基金、专项基金等,同时与央企、省地市国企、民企、券商、银行等联合组建特色投资基金,加大对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资,年度投资比重超过 36%,带动社会资本跟投超 300 亿元。5 年培育上市企业合计 15 家。
二、良性循环,构建投融资体系
“管资本”是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核心功能与主业。“管资本”就是要解决“钱从哪里来”“钱投到哪里去”“钱在一投一退中实现保值增值”三大问题。浙江省国资运营公司通过搭建投资平台,创新投资业务体系,广泛发展投资“朋友圈”,开拓融资渠道,构建了良好的投融资生态圈,实现投资与融资的良性循环。
1、打造自主投资平台
根据战略功能定位,在整合原有投资平台的基础上,新设增加不同功能定位、差异化发展、市场化竞争的多种投资平台,形成股权投资、债权投资、融资租赁、国企改革、国有资产证券化等投资平台,构建了较为完整的投资组织架构体系。
2、构建“4+2”基金群
发起设立国企改革发展基金、国有资产证券化基金,联合银行投资机构发起设立新兴动力基金,与头部券商共同组建新兴产业基金,代表省方牵头参与国家集成电路基金(二期)、国新国同投资基金,初步形成“4+2”基金投资群体。加大资本运作及资本市场投资力度,组建上市公司定增基金、IPO 战略配售基金、国资 ETF 基金等。加大与产业资本合作力度,分别组建大消费产业基金、生物医药 S 基金等。合计管理(参与)33 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3、创建“四系四化”业务体系
充分利用试点的特殊机遇期,积极改革创新,主动融入市场,努力创建更加市场化的业务体系。推进“四系四化”业务体系再造,深化健全“投研体系、投决体系、投后体系、责任体系”四套体系,锚定“机制市场化、团队专业化、管理数字化、定位差异化”四化方向,完善投资业务运行机制。
4、组建“国资运营联盟”
牵头各地市 20 余家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发起组建“国资运营联盟”。近 2 年来,联盟谋划开展了“十四五”规划研讨会、国资基金专题研讨会等专题论坛,基金合作、产业项目等 10余个项目相继落地,金额近 40 亿元。联盟已成为各成员单位开展工作交流、资源共享、业务合作的区域性平台。
5、广泛发展 LP(有限合伙人)“朋友圈”
以“4+2”基金为主抓手,广泛开拓发展LP(有限合伙人)“朋友圈”,建立与央企、券商、银行、省地市国资、知名民企、产业集团等的战略合作关系,成立 5 年来,累积对外募资近 30 亿元,引领带动社会资本投资约 300 亿元。
6、积极创新信用融资方式
积极发挥 AAA 信用评级和持股企业并表优 势, 创新融资品种, 通过注册基 金债、 优质企业债、国企改革专项债、储架式公司债、CMBN(抵押贷款支持票据)等债券品种,努力拓展融资渠道。(来源:搜狐网)
责任编辑:旅游策划公司|农业策划公司|旅游规划公司|乡村旅游策划公司|企业咨询策划|品牌策划公司|企业咨询公司|家族管理办公室|城乡规划设计|项目可行性报告|养生养老策划公司|项目策划公司|规划设计公司|乡村旅游规划设计|农文旅规划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