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INFORMATION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农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一)
发布时间:2024-05-01

文旅融合在发展动力、运作方式、战略目标层面与乡村振兴具有高度耦合性,是赋能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可以通过文化重构、旅游开发、城乡互动的方式,助推乡村要素增值、结构优化与功能升级。进一步增强文旅融合赋能效应,要从主体、产业、市场、科技等方面入手,强化主体共治、产业集聚、市场配置、科技创新等,充分发挥文旅融合的多功能价值。

化是乡村振兴的根与魂,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文化不能缺场。当前,乡村文旅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以文旅融合为切实抓手,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同时,努力推动乡村经济与文化协同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新时代新形势下将文旅融合融入乡村振兴的系统工程之中,需要厘定理念与实践方面的内在逻辑,探究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的作用机制及其路径选择。

一、农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

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是将乡村文化与旅游进行双向深度融合,以文化引流促进乡村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以旅游消费助推乡村文化产业优化发展,释放“一业兴、百业旺”的乘数效应,实现乡村高质量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

1、文化自信是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文化自信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也是乡村内聚力的纽带和集中体现。当前,乡村发展内生动力疲软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文化自信,难以使乡土文化资源转换成文化资本和社会财富。文化与旅游具有天然的依存共生关系,加强乡村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是破解乡村发展困境的关键。乡村文旅融合要以文化自信为驱动,通过深入挖掘乡村文化资源打造差异化的文旅产品,使村民和游客在文旅消费中真实体验到乡土文化魅力。

因此,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在增强乡村内生文化驱动力的同时,也生产与再生产了乡村居民的身份认同与文化自信,这不仅能激发乡村旅游产业迸发出新的活力,提升乡村文旅产品的竞争力,给乡村带来经济收益,还能在传统与现代的文化交流中形塑独特的乡村文化形象,增强乡村居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将乡村社会打造成富含人情味的精神家园与生活共同体。

2、产业融合是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的有效运作方式。

文旅融合与乡村振兴在运行方式上都要以产业融合为核心,构建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空间格局。文旅融合不是对文化和旅游作简单的加法运算,而是指各类产业组织要以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为依托,通过文化、旅游及相关要素之间的整合重组,延伸文旅产业价值链条,实现一二三产业彼此交融、互动共生的动态优化过程。乡村振兴的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其中,产业兴旺是关键,产业兴则乡村兴,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根本途径。

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就是要立足乡村文化底蕴,通过产业聚集、体制创新、技术渗透、功能重组等方式实现资本、人才、技术、信息、生态等要素的集约化配置,创新发展文旅特色产业,以此驱动乡村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通过三大产业融合发展助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乡村产业链供应链生态体系迭代升级。

3、乡村高质量发展是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战略部署,其中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其一,高质量发展不能因循守旧,要以创新为第一动力。创新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支撑,要精心挖掘乡村文化资源并通过文旅融合将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破解高质量发展动力不足的难题。

其二,高质量发展不能片面化,要以协调为内生特点。乡村振兴旨在推动各类产业的一体化发展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要通过文旅融合培育文旅业态多样化的新空间,优化“五位一体”协同发展机制。

其三,高质量发展本质上是一种绿色发展方式。乡村振兴内含生态振兴的题中之义,应通过生态文旅深度融合擦亮乡村生态宜居的亮丽底色,巩固提升乡村生态扶贫成效,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乡村。

其四,高质量发展不能关起门搞,要以高水平的开放姿态面向世界。在万物互联的数字化时代,通过文旅融合可以加强文明互鉴,拓展乡村发展认知视野,实现乡村自我超越和开放共生。

其五,高质量发展要以共享发展成果为根本目的。乡村振兴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要条件,通过文旅融合打造农家乐、民宿、共享农庄等文旅项目,有助于提高乡村居民参与的积极性,使其共享高品质的富裕生活。(来源:搜狐网)

 

 

责任编辑旅游策划公司|农业策划公司|旅游规划公司|乡村旅游策划公司|企业咨询策划|品牌策划公司|企业咨询公司|家族管理办公室|城乡规划设计|项目可行性报告|养生养老策划公司|项目策划公司|规划设计公司|乡村旅游规划设计|农文旅规划设计


地  址:成都市双楠路龙门巷50号  电  话:028-69295652  手  机:13980851861 / 13880816811  邮  箱:zshceceo@163.com  Q Q:1183018636

Copyright @ 1998 - 2012 www.zshc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四川智森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备案编号:蜀ICP备2024073607号

技术支持:中联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