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解决城市发展面临的困境和应对激烈的城市竞争,城市营销概念开始浮出水面。人们开始重新认识城市发展的内在驱动力问题: 是什么给城市带来价值? 是什么使居民、旅游者和投资者感到满意? 如何发挥城市的潜能并使之活跃化和协调化? 如何创造有特色和有吸引力的城市?
最后,人们逐渐认识到: 好的城市环境本身并不能给城市带来价值,而只有居民、旅游者和投资者的需要得到满足时,价值才会产生。
传统的城市规划只注重物质层面,是一种“供给导向(Supply- Oriented)”的规划方式,是一种“产品分送”的体系( Product Delivery System)。其注意力集中在解决现有环境中的各种功能性问题上。这种蓝图式的规划往往会将人们的真实需求忽略掉,而对真正需求的判断不清使得城市发展方向模糊,有些甚至完全迷失了方向。而城市营销强调的则是“需求导向 ( Demand- Oriented)”的规划方式,即首要考虑的是实际与潜在消费者及目标群体的需求,且在物质规划之前先确定城市的价值观。在此基础上拟定城市的未来发展目标,确保该目标符合所有“消费者”的需求。
事实上,在完整的城市营销理念产生之前,已有许多城市营销的历史范例。哈维(Harvey,1989) 将城市推销的历史追溯到中世纪意大利城市政府促进旅游圣地发展的做法。史蒂芬·沃德( Ward·1998)在他撰写的《地区推销: 城镇营销与推广1850- 2000》一书中系统回顾了地区推销与城市营销的历史。该书从19世纪中后叶的美国拓荒时代的城镇推销、城市推销、名胜区推销、美英等国的郊区营销、一直到工业和后工业城镇的营销。根据他的广义“营销”界定,城市营销发展可以被划分为几个阶段:“城市产品时代”(1850-1920) ,“城市推销时代”( 1920- 1950)和“城市营销时代”(1950-现在)。内容较完整的城市营销活动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的美国,这和“市场营销学”从其它学科中独立出来的发展有关。与此相呼应,20世纪80年代末和20世纪90年代初,科特勒等人系统地提出了“城市营销”的理论,从此城市营销逐渐从普通市场营销学的框架中分离出来,步入了相对独立的发展轨道。
在城市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城市营销的重要性越发凸现。城市营销作为提高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已被世界各国的城市政府所重视。城市在积极参与全球化的进程中,都应该积极地推销自己的独特优势和竞争力,提升城市品味,使城市整体增值,从而吸引更多的人才、资金、技术来推动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发展,提高城市的地位,使其在全球城市系统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城市品牌文化营销是借鉴和运用现代化的营销手段,将城市像商品一样予以宣传、推广,将城市的独有形象、资源和优势对外展示,以实现吸引招商、旅游、文化发展等目标。
服务内容:
1、城市品牌文化营销战略分析
2、城市品牌文化营销整体战略规划
3、城市品牌文化营销活动策划
4、城市品牌文化营销策略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