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企业家言必称“战略”,但他们口中的战略,多是“XX年之内成为行业冠军”、“立足中国,辐射全球,成为百年企业”之类……
把目标当战略,把绩效当战略,把争取行业排名当战略——这些可以指导企业长期发展吗?战术是钉子,战略是锤子,战略是某一时期指导战争的谋略,是很实很落地的东西。那些动辄就谈百年战略的企业家绝对是空想主义者,因为市场动态、技术演变等基本面日新月异,不可能有一劳永逸的战略。
一、找到决战地点
战略就是找到决战地点,这句话用学院派的表述即是“定位”。
别看今天的白酒市场格局已定,诸侯称雄,茅台绝尘。回到十多年前的这个夜晚,随着短缺经济的结束,国内的白酒业大面积滑坡,昔日相安无事的白酒版图狼烟四起,而在市场经济第一轮冲击中,最先感到不适的莫过于一度被世人奉为国酒的茅台了。
首先,在异军突起的川酒和湘酒的夹击下,茅台的市场份额日益下滑,连年亏损,尤其是老对手五粮液咄咄逼人,喊出了“国酒没有终身制”的呼声。其次茅台自身品牌形象老化,广告诉求杂乱无章,此外假茅台四面出击,分食蛋糕。
二、给企业找魂
什么是战略?波特、德鲁克等众多西方管理大师都各有表述。但是大量本土企业案例表明,对战略最通俗的表达就是“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明天将向哪里去?”
所谓东方特色的战略之道,就是重估本土化价值,坚持自己的方法论,从天上落下来的东西,最后——要有从地里长出来的能力。
战略就是找定位、定打法、开模具。找到了彼时的最佳定位,进而制定了高举高打的市场打法。而对于战略策划而言,找定位并非凭空推断,而是建立在对未来趋势的准确判断的基础之上,没有对规律和大势的预见能力,战略创新就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
为什么叫中国式战略?为什么中国式战略更能具体地指导企业打仗?
西方人认识中国常常会犯盲人摸象的错误,当他来到中国沿海,会惊异于中国为什么还是发展中国家?而当他来到西部时,又为这里的落后而感到吃惊。西方的战略思想处理一些已经成型的领域,的确能发挥作用,但是如果是面对一个瞬息万变的中国式混沌局面时,手术刀难免弄巧成拙。再有效的感冒药也治不好心脏病。
三、战略的智慧
当然,企业制定未来战略不是刻舟求剑,不是把自己心里的行业偶像的战略套用在自己企业里,战略是独一无二的,不同的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甚至不同老板都会有不同战略——切忌削足适履。
战略智慧的最终落地实现于三个阶段。第一是出窍,企业家们通过案例感知到战略的奥妙,不管来自何方或昨天多么辉煌,那些看似不符合MBA课堂规范的实用方法论却往往让他们触动;第二是开窍,通过诸如“孵化人”、“办黄埔”等战略法则,让企业找到自己的战略;第三则是归窍,实现战略的落地产生看得见的效益。
事实上,对于今天的中国民营企业家们,他们面临的共同问题是:在越来越小的问题上知道得越来越多,在越来越大的问题上却知道得越来越少。而战略智慧所传递的招魂理念,就是寻找方向,就是寻求最根本的解决之道,就是在大和小之间搭建一个平台,搭建变压器。
责任编辑:旅游策划公司|农业策划公司|乡村旅游策划公司|企业咨询策划公司|策划公司|咨询公司|城乡文旅规划|项目可行性报告|养生养老策划公司|项目策划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