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竞争关系:你的竞争成本有多高?
一个企业如果能够做大,它一定在某种程度上消灭了竞争。请记住这句话,这句话告诉我们如何正确地看待竞争,即竞争不是赛跑上的两个人你追我赶,而是要尽力做到不和对手在一个赛道上PK。
近几年能够做大的品牌,无一不符合这个基本的竞争逻辑。我们一提到竞争这个词,一般人只会联想到价格,其实真正的竞争是多元而复杂的,最简单的划分方式就是回归到最经典的4P理论,也就是从产品、渠道、价格和推广四个方面去看你的“竞争成本”。
1、产品:最好的竞争,就是从产品层去消灭竞争。
如果你开发了一个产品,需要的人非常多,而且其他对手都没有,这就是最好的生意。可惜,这种产品非常少,一般只存在于一些高新技术企业。而业内最常见的作为是做品牌定位,而品牌定位里最常见的定位方法就是“品类创新”,就是通过对原有产品进行微调整,添加或升级某些元素,让这个产品成为一种大家没见过的新型产品。
产品本身才是最大的护城河,就算我们和对手卖一样的产品,也要尽量增加产品被模仿的成本。例如ofo和mobike之间的战争,虽然ofo倒下的原因是复杂的,但是对于用户而言,ofo的致命软肋就在产品上。
很多人应该和我的使用体验一样,街边有mobike的时候,就几乎不会选择ofo,因为ofo的车十辆有七辆是坏的,剩下三辆好的还可能被人上了私锁。
从产品上看,mobike比ofo强的地方也就是更结实而已,但就这一个强点,成了mobike除资本之外的致命武器,让它在颜色大战中“剩”到了最后。
2、渠道:你打江山的成本有多高?
所谓渠道,就是你的产品交给谁去售卖,摆在哪里去售卖。因为中国幅员辽阔,所以很多年以来,往往渠道铺货的范围大小,就等同于产品的销量大小。
如果产品是皇帝,那么渠道就是产品的“江山”。饮料界的加多宝,食品界的达利,白酒界的牛栏山,乳业的伊利蒙牛……中国有很多企业,是以渠道力量生猛而著称的,或者可以说,他们的壮大,最大的因素可能不是品牌,而是渠道力。
当年的娃哈哈集团,可以这个月推出一个新品,第二个月这款产品就可以在全国的各大商超,夫妻老婆店,乃至报刊杂志亭都出现在货架上。
所以,在营销的四个因素里面,渠道的护城河是最高的。作为一个新品,你在这个领域,与巨头PK的成本是最为昂贵的,你付出的可能不是代价,而是生死代价。
我们看,这些年很多新锐品牌在崛起,他们的成功很大程度都因为绕开了渠道战争,把打江山的成本降到了最低。
三只松鼠,渠道是电商,最开始并没有和良品铺子在线下竞争;这几年如果想做大做强,不论你在什么行业,都要争取先成为电商品牌、微商品牌、新零售品牌以及社区品牌。绕过渠道为王的巨头,先占领某个山头,再图谋整个江山。
3、价格:定价,定的不是利润,而是你的竞争成本
很多创业者以为定价就是找到一个消费者能接受,我还能赚得最多的数字。这种理解太过粗浅,其实定价是你企业营销模式的终极体现。
定一个低价,只是因为要“薄利多销”吗?不止。当年宝洁和联合利华进入中国,旗下的飘柔、潘婷等洗发水品牌就定了一个超低价格,中国消费者一看明星代言的国外大牌,居然比国产品牌还便宜,自然选了国外大牌。如今,国产洗护品牌的市场,已经被宝洁和联合利华打压不断萎缩。
这种价格策略,是先以低价占领市场,形成垄断效应,然后再想办法涨价收割市场,或研发其他高利润的品牌收割市场。这种价格策略带来的“竞争成本”是高了还是低了?
那同样是快消品,加多宝和红牛为什么在饮料界定了高价?高价可以带来更多利润,高价也可以定位高消费人群,但高价的意义不止如此。
这种高价带来的高利润可以支撑他们每年巨额的广告投入,他们可以凭借铺天盖地的广告压制其他对手,对手即便在市场上有价格优势,也在品牌力上永远弱于自己。所以,这种高价也一样拉低了“竞争成本”。
4、推广:流量成本并不是越低越好
当我们研发了好产品,有了销售渠道,定了一个不错的价格,马上就会遭遇流量战争。无论你是哪一种类型的创业品牌,你都必须通过流量去获客,通过流量去侵占消费者心智,夯实你的品牌定位。
麻烦的是好的流量都很贵。哪个品牌不想冠名CCTV的春节联欢晚会?但你有几亿的广告费吗?前几年,为什么很多APP品牌开始做线下推广?因为发现线下人头拉客,也比采购线上流量更便宜;
现在的火热的私域流量,就是在利用微信社群这些互联网基础设施,尽量多地触达用户、留存用户,以便生意能够细水长流。
这个时代去创业,品牌早期要做的不是采买流量,而是要想办法生发流量。怎么才能“生发流量”呢?就是把你的用户、你的员工、你的产品、你的渠道商,把你所能利用的一切都作为媒体来看待,把采购流量的成本补贴到他们身上,想办法让他们帮品牌分享、转发。
我们想重复一下这个观点:一个企业如果能够做大,它一定在某种程度上消灭了竞争。什么是竞争?竞争就是打仗,而打仗的话不仅要看能不能打得赢,还要看能不能打得起。
三、自身运营:你考虑过公司的“复制成本”吗?
仅从企业经营视角来看,如果你的发展遭遇了瓶颈,很可能是你过往的经营模式不灵了。也就是说,你的过去的成功没法“复制”了。我们说的“复制成本”就是经营方式的“标品化”和“规模化”,不能“标品”的生意就没有“规模”,而没有“规模”的生意就永远是小生意。
如果一家企业每次获得一个新的客户、新的消费者,方法都是可以复制的,那么它的“边际成本”就会降低。“边际成本”是西方来的一个概念,直白点说就是每获得一个新客所要付出的成本。企业经营的核心目标之一,就是不断降低它的边际成本。
当然,有的行业“边际成本”高,有的行业“边际成本”低。比如,咨询行业,就是一个“边际成本”极高的行业。
一来,它的每一个客户都是不同的,也就是意味着它每次服务的差异化极大,即便同一个客户的二次复购,也要给出不同的服务。二来,品牌咨询卖的不是一个实体产品,而是人的智力成果,虽然没有工厂、设备、技术之类的投入, 但过分依赖人的公司,品控是无法严格保证的。
可以说,企业营销咨询不是一门可以做大的生意,咨询类公司几乎就没有能上市的。但即便在咨询行业,那些能做到顶尖的公司,也是将边际成本降到最低的公司,例如麦肯锡在公司内部发明并推广一系列的知识型的工具,例如大家都熟悉的近金字塔原理。
这些原理让员工在面对新客户时,能更快地上手,从而降低了公司培育新员工的成本,也降低了服务新客户的智力成本。从小企业快速成长为一家大企业,很多时候就是一个Ctrl C+Ctrl V的过程,如果每次都要重新录入,那么你的发展必然是缓慢而低效的。
总结一下:为什么你的品牌一直做不大?你可能有很多种答案,但不管的你的答案是什么,你都可以用“成本思维”再次思考一下你的答案。
你的市场机会成本是不是太大啦?你的竞争成本是不是太高啦?你企业的可复制成本够低吗?
影视作品里,常把商业英雄塑造成一个敢下重注的冒险家。但在现实世界里,商业英雄一直是那个常把“成本”挂在心里的保守派。
责任编辑:旅游策划公司|农业策划公司|旅游规划公司|乡村旅游策划公司|企业咨询策划|品牌策划公司|企业咨询公司|家族管理办公室|城乡规划设计|项目可行性报告|养生养老策划公司|项目策划公司|规划设计公司|乡村旅游规划设计|农文旅规划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