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定位的选择策略,与品牌定位的表达关系密切。按照品牌与相关参照系的关系,大致可以分为五大策略:对照策略,主要着眼于“本品牌-竞争品牌”的竞争关系的,空位策略则是强调如何“回避”这种竞争关系的,使用策略立足于“本品牌-使用者”的关系,产品策略则是强调产品本身特质的;关联策略,区别于前四种策略,借助有关联的其他事物间接进行定位的。
一、对照策略
对照策略,主要是从“品牌自身-竞争品牌”的对照关系中确定并表达自己品牌的定位的,是直接以较强的竞争强度进行的定位策略。一般而言,对照策略所选择的对照对象主要是那些有较大市场影响力的强势品牌,借参照品牌烘托自身品牌形象。按照对照的关系类型和竞争强度,依次主要有排挤策略、首席策略、比附策略和高级俱乐部策略四种。
排挤策略,是指通过与竞争品牌的直接比较来确定自己的定位,展现“有我无它”,“唯我独尊”的策略。在竞争比较针锋相对、或者该类商品在市场中没有明确的“领导者”的情境下,往往可以采取这一手法,突显自身品牌的自信,在消费者心目中确立强势品牌的地位。如可口可乐的典型广告“只有可口可乐,才是真正的可乐。”就是这一思路。但这一策略相对风险大,必须有强的资源支撑才能言而有信。
首席策略,强调本品牌在同行业或同类中的领导性、专业性地位,强调自己的“第一”位置。如,长虹集团宣称自己电视机“销量第一”, 格兰仕宣传在我国微波炉产销中位居第一。对市场的挑战品牌来讲,则可以选择在其它具有较高价值的属性上凸显第一的定位,如,旭日升宣传“中国茶饮料第一品牌”的定位,雅戈尔宣称是“衬衫专家”。
比附策略,就是通过各种方法和同行中的强大竞争品牌攀附,建立一种内在联系,使自己的品牌迅速进入消费者的心智,快速提升并占领一个牢固的位置。最常见的比附策略就是,明确承认同类中已有最负盛名的品牌,自己甘居“第二”,这样不仅提升自身形象、减弱强势品牌的竞争威胁,还会给消费者带来一种谦虚诚恳的印象,迎合同情心,增进信任度。如,蒙牛乳业启动市场时,便打出了第一块广告牌“蒙牛向伊利学习,做内蒙古第二品牌”,巧借伊利的品牌资源借力打力,顺利树立品牌形象,堪称比附策略定位的经典之作。
“高级俱乐部”策略,是指借助群体的声望和模糊数学的手法,打出入会限制严格的俱乐部式的高级团体牌子,强调自己是这一高级群体的一员,以此来提高自己的地位和形象,赢得消费者的信赖。如果企业没有实力取得第一名或攀附第二名,便退而采取此策略,依据自身实力,宣称本企业是“三大”乃至“十大”公司之一,在顾客心目中占据较强的竞争优势。
在消费者很难有效感知产品质量,或并不在意产品本身,往往更多关注与竞争品牌的比较优势时,采用对照策略是合适的。如果自身有足够的竞争优势时,可以积极考虑排挤策略或首席策略,但如果对手过于强大,往往要考虑比附策略或俱乐部策略。
二、空位策略
空位策略,则是专门为了从“品牌自身-竞争品牌”的竞争“红海”中解脱出来,避实就虚,另辟蹊径的定位策略。市场的多样性、动态性,总会有某些“空隙”,这些“空隙”不可能被主导品牌完全覆盖,也就成了后进品牌的重要主攻方向。空隙的界定是多维的,有很多选择,比如,“年龄空隙”、“性别空隙”、“高价位空隙”、“低价空隙”等等,其中“类别空隙”最为常用。
类别策略,是“制造”空位的很重要的定位策略。其基本思路就是,将该品牌与强大竞争品牌在类别上加以区隔,分属不同类别,通过定位在自己类别的领先地位甚至代表性地位,在类别层面上与竞争品牌平起平坐。一般情况下,类别策略力图在消费者心目中造成该品牌等同于相对应类别产品的印象,以成为某类产品的代名词或领导品牌。
比如,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早已是美国饮料市场无可争议的领导品牌,许多新品牌无数次的进攻,均以失败而告终。然而,七喜却以“非可乐”型饮料的定位,提出“非可乐”为可乐饮料之外的另一种饮料选择,不仅避免了与“两乐”的正面竞争,还巧妙地与两品牌挂上了钩,使自己提升至和它们并列的地位。在1968年实施此定位的当年,七喜的销售量就增加了14%,到1973年增加了50%。据盖洛普调研得知,直到80年代中期,每10个消费者中还有7 人仍记得当年的“非可乐”运动。又如,露露饮料的“蛋白饮料”,王老吉的“凉茶饮料”等等,都是通过类别定位找到空位的成功案例。
三、使用策略
使用策略,就是挖掘“消费者-品牌自身”之间的关系,采用各种方式直接将品牌与目标消费者的使用关联起来,从而让消费者感受将从品牌使用中获得的独特价值。其中有很多更具体的策略应用。例如消费群体策略、生活方式策略、使用情景策略、情感导向策略和自我表达策略。
消费群体策略,就是直接以该品牌的目标消费群体为诉求对象,突出产品专为该类消费群体服务,强化目标消费群的认同,增进消费者的归属感,使其产生“我自己的品牌”的感觉。如,金利来定位为“男人的世界”,百事可乐定位为“青年一代的可乐”,哈药的护彤定位为“儿童感冒药”。当然,目标群体的描述可以有很多选择,包括性别、民族、年龄、职业等。
生活方式策略,则是将品牌定位在目标消费者的某种生活方式上,例如,是单身还是结婚,日常休闲方式有哪些、朋友群体及交际都是哪种类型等等,从而在消费者的生活方式中寻找到品牌能够给予消费者的关怀与体贴。例如在商务活动频繁的消费群体中.更多的时间集中在旅途及商务谈判过程中.如果服装产品能够在保持商务本色之下 增加舒适、不易起皱褶以及方便清洗等特点 那么将会更加受到这类人群的喜爱 而品牌的形象则越加简洁、明了越好。
使用情景策略,是将品牌与一定环境、场合下产品的使用情景联系起来,以唤起消费者在特定的情景下对该品牌的联想,凸显该品牌带给使用者的独特使用体验和价值。这一策略在服务业应用较为普遍。雀巢公司曾就雀巢咖啡的饮用状况作了一项调查,发现在9种环境下消费者饮用雀巢咖啡:午餐和晚餐之间、午餐时、晚餐时、与客人进餐时、洽谈业务时、晚间工作时、与同事进餐时等,因此雀巢咖啡的广告不断提示在工作场合喝咖啡,会让上班族口渴、疲倦时想到雀巢。
情感导向策略,则强调某种美好情感、情调和情绪等与某种品牌的紧密关联,以此来诱发消费者的积极情感和认同。这在一些情感类品牌中极为重要。在很多饮料、运动产品的品牌定位中,比如可口可乐、百事可乐、耐克运动鞋等,则往往定位在活力和激情方面。
自我表达策略,则是将品牌定位在某种目标客户认同的价值和品位上,让本品牌成为消费者表达个人价值观与审美情趣、表现自我的一种载体和媒介,给他们一种表现自我个性和生活品味的审美体验和快乐感觉。
四、产品策略
产品策略,把重点聚焦在“品牌自身-产品”的关系上,从产品或服务本身的各种属性、功能等方面寻找品牌定位的价值点。可能的具体策略,包括形态策略、质量策略、功能策略、技术策略、价格策略等等。
形态策略,就是直接根据产品独特外部形态特点来作为品牌识别的核心。在产品的内在性能越来越同质的今天,产品的形态本身就可以造就一种竞争优势。比如苹果掌上电脑IPAD,强调产品的“薄”,走在了同类产品最前列。
更常见的产品策略,是将质量和价格结合起来构筑品牌的价值定位。质量和价格通常是消费者最关注的要素,都希望买到质量好、价格适中或便宜的物品,因而这种定位主要宣传产品的价廉物美和物有所值。比如,一汽大众推出的“捷达”品牌,在中国轿车品牌快速更迭的情况下,仍拥有长久的市场生命力,得益于其既考虑质量又考虑价格的定位策略。
但是,要特别注意品牌的档次定位。按照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价值高低区分出不同的档次,不同档次的品牌带给消费者不同的心理感受和体验。常见的是高档次定位策略,高档次的品牌传达了产品高品质的信息,往往通过高质量高、价位来体现其价值。如劳力士手表,追求高质量,也定位高价位,并极力表达“高贵、成就、完美、优雅”的形象和地位。
五、关联策略
关联策略,就是寻找“品牌自身—关联因素”的关系中有价值的点,并将这一价值有效地契入品牌的定位中,为品牌提供有说服力的独特价值。这一策略往往是在对照策略、空位策略、使用策略和产品策略不太奏效的情况下应该积极考虑。这里所指的关联因素,主要有来自组织、历史、文化等方面。
来自组织的关联策略,往往是强调新品牌与某个强大的组织之间的种种关联,由此带给消费者某种有价值的联想。比如,强调该品牌源自某强大企业,强调该品牌被某强大组织认可或使用,或者强调该品牌对组织理念的坚持,等等。
来自历史的关联策略,则是指要从产品或企业的历史中找到有价值的点,而最常见的就是以产品悠久的历史建立品牌识别。消费者很容易有一种惯性思维,对于历史悠久的产品容易产生信任感,一个作产品做了很多年的企业,其产品品质,服务质量应该是可靠的,具有“无言的说服力”。老字号品牌往往具有这方面的先天优势。泸州老窖公司拥有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公元1573年)的老窖池群,所以总是用“您品味的历史,430年,国窖1573”的历史定位来突出品牌价值。
来自文化的关联策略,不仅可以提升品牌的品味, 而且也更容易建立独特的品牌形象。我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品牌定位极为重要的方面,也有不少成功的案例。比如,金六福酒 的“酒品牌”与“酒文化”的对接,充分利用了中国浓厚的“福文化”。
责任编辑:旅游策划公司|农业策划公司|乡村旅游策划公司|企业咨询策划公司|策划公司|咨询公司|城乡文旅规划|项目可行性报告|养生养老策划公司|项目策划公司